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3与LVEDP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畅;鞠晨晖;高传玉;王宪沛;麻兴华

    目的 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相关性及对2年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行左室导管检查测LVEDP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T3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T3组(fT3 ≥4.32 pmol/L,39例)和低T3组(fT3<4.32 pmol/L,37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特征,分析T3与LVEDP的相关性,并随访记录2年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T3低于正常值者为15% (11/76).与高T3组相比,低T3组患者年龄较大,血脂较高,LVEDP水平偏高,且T3与LVEDP呈线性负相关,随访2年,与高T3组相比,低T3组患者2年死亡率显著升高[21.6% (8/37)比5.1% (2/39),P=0.043].结论 低T3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差,且预后差.

  • 左室舒张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肺毛细血管楔嵌压与 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艾文伟;张明;邬甦;黄勤;葛郁芝;雷梦觉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PCWP)的相关性及其在不同严重程度舒张性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心功能正常患者30例为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的患者60例为异常组,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个亚组,Ⅰ~Ⅲ级各20例。采用6F猪尾导管测定LVEDP,经Swan-Ganz导管检查测定PCWP,电化学发光仪RocheElecsys 2010测定NT-proBNP。分析NT-proBNP与LVEDP、PCWP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功能级别增加,异常组血浆NT-proBNP、LVEDP、PC-W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 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LogNT-proBNP与LVEDP呈显著正相关( r=0.793,P<0.01)。 LogNT-proBNP与PCWP亦呈显著正相关( r=0.657,P<0.01)。结论血清NT-proBNP定量检测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NT-proBNP对舒张性心衰严重程度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波;夏勇

    目的 观察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导管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时BNP在与LVEDP的变化规律.方法 取90例CAG检查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9名,X综合征患者4名,陈旧性心肌梗死(OMI)6名, CAG检查正常者12名.所有患者均在行CAG检查前1天行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CAG术前用6F猪尾导管进入左心室,同时记录左心室压力曲线,从压力曲线上读出LVEDP数值;并抽取心室内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试BNP质量浓度.结果 BNP水平与LVEDP和LVEF在非AMI患者中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正常组、Braunwald心绞痛Ⅰ~Ⅲ级患者中,BNP、LVEDP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UAP、AMI组间LVEDP、BNP水平均依次升高,LVEDP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在UAP和AMI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和AMI组LVEDd、LVEF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组中BNP和LVED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在非AMI患者中BNP可无创反映左心功能的变化;在UAP中BNP可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主要因为其能较灵敏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受损;在AMI中左心功能受损较重,但BNP不能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左心功能变化.

  • 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左室舒张末压与二尖瓣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的相关性

    作者:胡喜田;张国茹;计承;韩卫卫;周峰;吕新湖;冯燕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比值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相关性.方法 3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心导管检查之前24 h内进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取二尖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运动参数.LVEDP由6F猪尾导管测取.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舒张早期E/E'比值与LVEDP有较好的相关性(间隔部r=0.739,P<0.01;左侧壁r=0.710,P<0.01).间隔部E/E'≥10估计LVEDP≥15 mmHg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 89%;左侧壁E/E'≥10估计LVEDP≥15 mmHg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 90%.结论 舒张早期E/E'比值与LVEDP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半定量估计LVEDP的有效指标.

  •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贾静静;董平栓;范喜梅;杜来景;李志娟;杨旭明;王红雷;王绍欣;刘烝昊

    目的:评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与冠心病(CHD)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同时行冠脉造影(CAG)及左心导管检查的患者912例,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599例)和非CHD组(313例).依据Gensini评分及病变血管数目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LVEDP与CH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CHD组患者相比较,CHD组患者LVEDP明显升高[(10.9±5.46)mmHg∶(9.58±5.78) mmHg,P<0.001],且LVEDP与CHD独立相关(OR=1.11,95%CI:1.02~1.29,P=0.02).随着病变血管数目增加,LVEDP逐渐增加(P<0.001).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VEDP与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β=0.034,P=0.001).在非CHD组患者中,LVEDP仅与年龄相关(r=0.123,P=0.030).结论:LVEDP的增加与CHD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在非CHD患者中,LVEDP的增加仅与年龄相关.LVEDP的测量可对CHD及非CHD患者提供额外的临床价值.

  • 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云龙;梁普博;苏丹霞;赵红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导管检查患者613例,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病变(CHD)组490例与非CHD组123例,利用Gensini评分及病变的血管数目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利用心导管检查测量并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值,分析LVEDP与CHD之间的关系及LVEDP与冠脉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患者LVEDP为(11.03±5.12)mmHg,明显高于CHD组的(9.34± 4.8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P与CHD独立相关(OR=1.11,95%CI:1.02~1.29,P=0.02),LVEDP随着病变血管数目的增加而增加(P<0.05);多因素线性分析结果显示LVEDP与Gensini评分相关(β=0.034,P=0.00).结论 LVEDP与冠心病有关,且随冠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