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Titan型骨水泥假体柄中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 观察Titan型骨水泥假体柄在初次全髋置换中的中远期结果.方法 所有55例患者均进行术前术后以及临床随访功能评定,随访X线片了解假体情况,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功能评价.结果 因其他疾病死亡5例,失访10例,40例得到随访.1名患者因髋臼侧松动行翻修后假体不匹配行股骨柄翻修术,股骨柄的生存率为97.5%.结论 Titan骨水泥假体因其特殊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正确使用骨水泥技术,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可以取得良好的中长期效果.
-
全髋关节初次置换微创前外侧手术入路的现状
近年来,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步成熟,多种入路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广泛.微创前外侧入路从肌间隙进入,对软组织的干扰小.该入路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后期瘢痕小.与传统及其他微创入路相比优势明确,但也有视野小、器械要求高、学习曲线长等不足.目前在切口、解剖定位标记及假体设计上已有新的尝试.远期来看该术式符合患者的期望,潜力较大.如能结合计算机导航辅助、3D打印技术及进一步开展骨组织的微创,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高保留骨量技术应用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高保留骨量技术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高保留骨量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对照组(常规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均经6~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8.7个月,统计术后髋关节早期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复查X线片观察股骨柄及髋臼松动情况并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结果两组在早期的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在随访末期的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保留骨量技术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有明确的效果,临床疗效满意,其高保留骨量将逐渐成为今后关节置换的趋势。
-
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Tri-Lock骨保留型股骨柄(Tri-Lock BPS)应用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使用Tri-Lock BPS假体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210例(228髋),对比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生命质量SF-12量表评分,分析影像学结果,记录与股骨内置物相关的并发症.[结果]至末次随访时,188例203髋(89.04%)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50±5.98)个月(24~3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60±6.1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8.07±2.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97髋(97.04%)优,6髋(2.96%)良,优良率100%;患者术前生命质量SF-12量表PCS:(28.44±4.38)分,MCS:(53.25±5.11)分,末次随访时PCS:(52.93±2.42)分,MCS:(60.47±1.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3髋股骨假体影像学资料均评定为稳定骨长入,未发现股骨柄周围透亮线、假体周围骨溶解或假体松动及假体柄下沉超过3 mm病例,无死亡及翻修病例,1例1髋(0.50%)术中安放股骨假体时发生股骨距劈裂,5例5髋(2.46%)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4例4髋(2.00%)出现偶发性股区痛.[结论] Tri-Lock BPS假体初始稳定性佳,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应用疗效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