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技术在脾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孟令威;李永彬;彭兵;蔡合;蔡云强

    目的 评估腹腔镜全脾切除术(LTS)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PS)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探讨利用腹腔镜技术诊疗脾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至2016年4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7例脾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全脾切除术组(LTS组)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组(LPS组),收集并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与LPS组比较,LTS组手术时间更短[(97.0±22.1)min比(135.0 ±24.6) min,P<0.05],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33.3 ±19.5) min比(90.6±55.1) min,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S组与LPS组胰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脾良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射频辅助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景铧

    目的:探讨射频辅助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行手术治疗的脾脏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射频组(22例,射频辅助脾部分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常规脾部分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4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 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射频组的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 P <0.05),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 2例患者因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治疗。射频组患者术后4周免疫球蛋白及 T 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射频辅助脾部分切除术可有效地治疗脾脏良性肿瘤,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不损害患者免疫功能。

  •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高艳平;王苑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治疗脾脏良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术前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脾脏良性肿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8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脾脏部分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标本均经劈脐纵行小切口取出.手术时间为110~225 min,平均164.1 min.出血量为100~500 ml,均未输血.术后腹腔引流时间3~5 d,无腹腔出血、血栓形成、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4~6 d.结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位于脾脏一侧的良性肿瘤安全可行,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附八例报告)

    作者:潘飞;郎韧;俞亮;张涛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对8例术前CT或MRI检查明确为脾脏良性肿瘤的病人实施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5.2~9.1 cm,平均直径6.9cm,2例位于脾脏上极,6例位于脾脏下极.其中脾脏囊肿6例,脾脏血管瘤2例.结果 8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脾脏部分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标本均经劈脐纵行小切口取出.手术时间为115~280min,平均166.3 min.出血量为100~600 ml,均未输血.术后腹腔引流时间3~5 d,无腹腔出血、胰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4~6 d.结论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位于脾脏一侧的良性肿瘤安全可行.虽然技术上较全脾切除费时费力,但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功能,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年轻病人尤其如此.

  • 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代文杰;马田雨

    脾脏富含血液、质软而脆,是人体内大的外周淋巴器官,内含有大量的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并可产生免疫球蛋白、补体、调理素等免疫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感染和抗肿瘤的能力。因此,原发于脾脏的肿瘤比较少见,文献报道称仅占全部肿瘤的0.03%,其中,以良性肿瘤居多,多发现于腹部手术中或尸检时。脾脏良性肿瘤多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易被忽视甚至误诊。因此,临床外科医生应该掌握其诊治的要点。

  • 脾脏良性肿瘤多层螺旋CT诊断(附13例报告)

    作者:曾庆勇;黎昕

    目的 探讨脾脏良性肿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脾脏良性肿瘤CT资料,其中海绵状血管瘤5例,脾囊肿6倒,淋巴管瘤2例. 结果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呈边缘强化并向中心充填,延期扫描病灶可完全弥合与脾成等密度;脾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囊状占位,水样密度,边缘光滑,不强化为其特点;淋巴管瘤的典型表现是多发低密度灶,可有间隔状强化.结论 脾脏良性肿瘤具有比较特征性的螺旋CT表现,可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宝强;孙冬林;江勇;陈学敏

    自1991年Delaitre和Maignien[1]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LS已得到广泛推广,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LS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推崇.脾脏良性肿瘤患者有时并不需要行完全脾切除术.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LPS)可将脾脏中良性病变组织切除,同时保留部分健康脾组织.该术式不仅能保留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还具有微创优势.然而,由于脾脏血供丰富、质地较脆、缝合困难,保脾手术尤其是LPS技术难度高、风险大[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11月我科收治的5例施行LPS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PS的操作要点和手术技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