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顾向前;张鲁洲;曹顺琪;郑虹

    目的 建立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LPPS)大鼠模型并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LPPS组)和对照组(PVL组).对照组单纯行大鼠肝左叶、左中叶、乳突叶、右叶门静脉分支结扎,保留肝右中叶分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行左右中叶肝实质离断.分别于术后1、3、7、10、14天处死5只大鼠,称取大鼠体重及肝右叶重量,收集外周血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观察肝叶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两组大鼠术后体重均出现先递减后递增趋势,术后第1天开始降低,第3天达到低值.PVL组于术后第7天恢复至术前体重,ALPPS组仍低于术前体重,分别为(3.7±2.7)%和(-3.0±1.9)%(P<0.05).术后第3、7、10、14天,ALPPS组右叶增生明显快于PVL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大鼠血清ALT、AST均急剧升高,且ALPPS组明显高于PVL组(P<0.05),随后均逐渐下降.其他时间点两组大鼠肝功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3天,ALPPS组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PVL组,分别为(25.4±1.7) g/L比(31.4±1.5)g/L(P <0.05)和(25.0±2.0)g/L比(31.8±1.5) g/L(P <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肝脏病理表现:ALPPS组术后第1天左中叶出现大量灶状坏死,明显多于PVL组.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大鼠ALPPS术式模型,且证实ALPPS术后剩余肝体积(FLR)快速增生及术后早期肝细胞损伤加重.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ALPPS术后增生机制、肿瘤复发以及探讨ALPPS术后不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推动ALPPS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联合肝实质离断及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卢实春;冯玉泉

    联合肝实质离断及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LPPS)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分期肝切除策略.该法为剩余肝体积(FLR)不足无法一期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原发或转移性肝胆肿瘤患者带来了治愈希望.本文对ALPPS的演进、适应证选择、手术方式、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等进行了综述,比较了ALPPS与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两者的效果,并对肿瘤学进展等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 如何选择ALPPS与PVE

    作者:孙士全;仇毓东

    根治性切除(R0切除)是当前公认的使肝胆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扩大肝切除术也是一种有希望提高R0切除率乃至生存率的选择[1].但无论如何,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是影响术后肝功能衰竭和围术期死亡率的决定性因素[2].1980年日本学者Makuuchi[3]等首次提出采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的方法使拟切除肝脏萎缩,促进拟保留侧肝体积增大,以防止肝大部切除患者术后因残肝体积过小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 联合肝实质分割及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应用现状

    作者:罗旋;陈亚进

    2007年德国Schlitt将肿瘤所在肝叶与肝S2、3段分割并结扎门静脉右支,术后第8天顺利行二期扩大右半肝切除术.2011年开普敦第9届欧非肝胆胰会议上,Baumgart首先报道了3例联合肝实质分割及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LPPS).2012年Schnitzbauer研究总结了25个病例[1],并正式将联合肝实质分割及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命名为ALPPS.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