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atarjet两种术式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3~5年随访的比较研究

    作者:向明;杨国勇;陈杭;胡晓川;唐浩琛

    目的:研究 Latarj et手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结合三维CT扫描和肩关节镜对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肩盂前缘骨缺损和肱骨头后外侧的 Hill-Sachs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进行评估,如肩盂呈倒梨形(骨缺损大于肩盂宽度的25%)合并或伴有Engaging Hill-Sachs 损伤,即通过三角肌胸大肌入路运用 Latarjet技术进行重建,治疗伴有重度骨缺损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37例。其中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喙突内旋90°转位术式,随访资料完整的共16例;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喙突平行转位术式,随访资料完整的共21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6.5岁(17~46岁)。术前 Apprehension sign 均为阳性,平均脱位次数13.5次(8~28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不稳定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48.3个月(37~61个月),术后患肩制动2周后即在医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肩关节功能康复及力量恢复训练,术后6个月三维CT显示喙突平行转位组骨块均与肩胛颈愈合,而喙突内旋90°转位组有3例骨块未与肩胛颈愈合,两组喙突骨块愈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P <0.05)。喙突平行转位组手术前对终末次随访比较,前屈上举(152.5±22.6)°与(168.0±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8, P<0.05),平均体侧外旋(52.6±18.4)°与(44.9±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6,P >0.05),ASES评分80.7±16.7与92.2±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7,P<0.05),Constant-Murley评分78.6±10.1与91.6±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4,P<0.05),VAS不稳定评分平均6.0±1.4与4.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4,P <0.05);而喙突内旋90°转位组前屈上举(148.5±19.2)°与(170.0±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0,P<0.05);平均体侧外旋(55.8±16.9)°与(40.6±1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 <0.05);ASES 评分81.4±14.7与92.4±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P <0.05),Constant-Murley 评分80.2±12.6与92.8±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8,P<0.05),VAS不稳定评分平均6.4±1.5与4.2±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0,P <0.05);至末次随访喙突平行转位组与喙突内旋90°转位组相比,无论前屈上举、平均体侧外旋、ASES 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或 VAS 不稳定评分,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末复查时 X线片6例出现骨关节炎表现,其中喙突平行转位组有1例,喙突内旋90°转位5例,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骨缺损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肩关节镜下或开放铆钉重建修复 Bankart 损伤脱位复发率较高,风险大,微创治疗难以彻底治愈,多采用 Latarj et手术治疗,目前有喙突平行转位和喙突内旋90°转位两种术式,均能为该种类型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提供更好的静力稳定性,从而有效减少脱位的再发率;而喙突平行转位较喙突内旋90°转位固定强度相对较高、接触面积更大,愈合率相对较高,并且发生骨关节炎改变的几率相对较低。

  • 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修复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3年随访对比

    作者:陈辉;王群;燕双喜;董天云;邹海兵

    背景:随着外科技术、重建材料技术的发展,关节置换在肩关节脱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各种定制型或装配型假体使得置换适应证明显提高。
      目的:观察与随访关节镜与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的远期疗效。
      方法:纳入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治疗组行关节置换治疗。通过电话调查与复诊完成3年随访,记录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1%(P <0.05)。两组3年随访时的前屈上举幅度都明显提高,而体侧外旋幅度明显降低,组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3年随访时治疗组的前屈上举与体侧外旋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期间的切口感染、肩关节脱位、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对于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修复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伴重度骨缺损在随访远期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少,从而有效重建肩关节。

  • 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18例临床观察

    作者:车斌;孙文东;平建锋;胡旭军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 年6 月至2007 年6月,本院入院治疗的18 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 例患者采用Bristow 手术,另外8 例患者采用Weber手术.随访1~4年,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以判断临床效果.结果 18 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11 例(61.1%),良3 例(16.7%),中2 例(11.1%),差2 例(11.1%),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8.9%.结论 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效果显著,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需要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手术后需要规范的固定方法以及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这些也是保证终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研究

    作者:许莹莹;王莹;陈秀云;王锫;张向哲;李晓雯;曹倩倩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北京某三甲医院运动医学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孟唇关节囊韧带重建(BanKart重建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共183例.其中,11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10.9)个月.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5.9±14.3)岁,其中男88名,女30名.关节镜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的护理问题包括:①心理护理;②皮肤护理;③患肢护理;④支具护理;⑤疼痛护理;⑥并发症护理;⑦康复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连贯性康复护理,指导其功能锻炼,并对118例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随访一年以上.结果 11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问题,患者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均正常,可以胜任日常活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护理非常重要,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