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中脑语言功能定位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功能区脑肿瘤治疗面临两大挑战,即如何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和保护功能.2009年中国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1]和美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指南[2]推荐,胶质瘤治疗的首要步骤是采取手术实现影像学的"大程度安全切除"."大程度切除"有助于延缓复发、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大程度安全"则有助于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3].随着社会的发展,脑肿瘤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基于此,国际上主体趋势正由"大范围切除"优先,向"大程度安全"优先转变,其前提是术中脑功能区的精确定位[3].由于个体差异、脑功能重塑及移位,传统解剖标志定位并不可靠[4].
-
额下回后部的汉语语言神经通路-拓扑学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额下回后部的汉语语言神经通路-拓扑学机制,为语言功能区手术中个体化保护语言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1-7月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的20名健康受试者,应用导航引导的重复经颅磁刺激(nTMS),定位受试者的关键语言功能脑区,进一步应用DTI技术重建额下回后部的皮质下纤维,分析关键语言皮质同皮质下纤维的关系.结果 (1)共18名受试者在额下回后部存在能够稳定诱发出言语错误的位点.关键语言位点总数为39个,腹侧中央前回、额叶岛盖部、额叶三角部分别占46%、41%及13%.(2)语言相关纤维的皮质投射情况:弓状纤维长段及前段主要投射于腹侧中央前回,额枕下束及钩束主要投射于额叶三角部.额斜行纤维主要投射于额叶岛盖部.(3)阳性语言位点位于腹侧中央前回时主要同弓状纤维长段相关.阳性语言位点位于额叶岛盖部时主要同额斜行纤维相关.阳性语言位点位于额叶三角部时主要同额枕下束相关.结论 额下回后部不同位置的语言皮质由不同的皮质下纤维承载,故在额下回后部手术时,不应仅定位保护关键语言皮质以及经典的弓状纤维,还应该依据额下回后部语言阳性位点的部位以及其相应的皮质下连接个体化的进行保护.
-
感觉语言区(Wernicke区)定位的探讨
关于语言功能定位的认识,始于1861年法国神经病理学家Broca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他发现了大脑中运动语言中枢的Broca区,而且,认为该区的损伤会导致言语能力丧失性失语症[1].1874年,德国医生Wernicke又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语言理解中枢的Wernicke区,并提出了语言包含分离的运动程序和感知程序,这些程序分别由不同的脑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