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与双束重建胫骨骨道定位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平;敖英芳

    目的 解剖研究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情况,确定PCL前外侧束(ALB)与后内侧束(PMB)胫骨止点的位置、形状与面积,探讨PCL双束四骨道重建中胫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 3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根据屈伸膝关节过程中纤维束紧张与松弛情况,将PCL分为ALB与PMB,并确定各束中的功能束,用多种指标测量ALB、PMB与功能束的胫骨止点,解剖寻找双束四骨道重建PCL中胫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结果 PCL胫骨止点位于后髁间窝内,其纵轴由近内斜向远外,与胫骨干夹角平均为(16.5±1.4)°.ALB与PMB胫骨止点基本呈远近排列,ALB胫骨止点接近于菱形,平均面积为(90±20)mm2,PMB胫骨止点近似长方形,平均面积(96±32)m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分别止于ALB胫骨止点的远外侧部及PMB胫骨止点的远内侧部,均接近椭圆形,面积分别为(35±12)mm2与(36±6)m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ALB功能束胫骨止点中心与PMB功能束胫骨止点中心距离为(12.7 ±1.9)mm.胫骨内、外侧髁间棘及胫骨上端后方骨嵴为重要的解剖标志.结论 PCL胫骨止点可以容纳两个胫骨骨道,PCL的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提示临床双束四骨道重建PCL时,胫骨骨道应分别定位于ALB与PMB功能束胫骨止点处.

  • 作者:

    关键词:
  •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雁;敖英芳;余家阔;王健全;刘晓鹏;安华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至12月于我所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72例,采用其侧位X线平片测量骨道位置,结合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以及KT-2000在134N下屈膝30度和9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后23.87%,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25%.膝关节伸直受限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前34.19%,伸直正常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8.91%,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T-2000屈膝3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值大于等于3mm患者的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44.78%,位移小于3mm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37.3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使患者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X线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道定位情况,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相关;本次研究显示比较理想的骨道位置在X线侧位片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37%.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与韧带重建股骨骨道定位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平;敖英芳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双束重建中股骨骨道定位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3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根据屈伸膝关节过程中纤维束紧张与松弛情况,将PCL分为前外侧束(anterolateral bundle,ALB)与后内侧束(posteromedial bundle,PMB),并确定各束中的"功能束",测量ALB及其"功能束"、PMB及其"功能束"的股骨止点,明确止点间的位置关系.结果: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两个"功能束"联合作用基本可以维持屈伸膝全过程中胫骨的整体后向稳定性.ALB股骨止点位于股骨髁间窝顶及窝顶与髁间窝内侧壁交界处,近似于长方形,面积为82.77±20.90mm2,其"功能束"股骨止点位于其近内侧,为梯形或三角形,面积为32.16±18.96mm2;PMB股骨止点位于髁间窝内侧壁,近似椭圆形,面积为122.13±38.05mm2,其"功能束"股骨止点位于其后侧,接近梯形,面积为36.89±5.21mm2.ALB与其"功能束"及PMB与其"功能束"股骨止点中心均不重合.ALB"功能束"与PMB"功能束"股骨止点中心间距为11.27±1.16mm;PCL股骨止点近侧缘与股骨干纵轴的夹角为88.71±9.36°.结论:PCL的ALB与PMB中均存在"功能束",提示临床双束重建PCL时,股骨骨道应分别定位于ALB与PMB"功能束"股骨止点处.

  • ACL重建术经胫骨技术股骨隧道位置的定位—基于X线片的研究

    作者:赵斌;李志国;邢更彦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胫骨技术是否可以获得股骨隧道的解剖定位.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2月行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198例,均采用关节镜下修复,术后通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回顾性评价了骨隧道位置.其中18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7个月.患者在术后12、24个月进行了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检查膝关节稳定性以及关节功能.以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术后膝关节稳定以及Lysholm评分优良的(83-100分)为171例(91%).在171例中进行膝关节X线片测评,侧位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79%(SD4),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41%(SD6),在正位胫骨骨道与关节线向内呈25°(SD3).骨隧道位置与Lysholm评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 标准化手术操作和解剖标志可使经胫骨技术的ACL重建建立良好的骨道位置.

  •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晓辉;舒友元;谢获

    目的 讨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我院接受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25例,术前、术后进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评分和Lysholm评分、KT-2000在134N下30度、90度位测量膝关节前后位移度,并根据患者膝关节伸直情况分为受限组和正常组,根据屈膝30度位KT-2000测量膝关节前后位移分为<3 mm组和≥3mm组.测量股骨骨道中心相对于Blumensaat's线水平股骨外踝长度和高度的比例(方法1)和骨道中心相对于Blumensaat's线长度的比例(方法2),比较两组的骨道位置.结果 患者术后IKDC、Lysholm、Tegner、134 N屈膝30度和90度下的KT-2000评分较之术前明显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方法1测量下,正常组与受限组、<3 mm组和≥3mm组的骨道位置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方法2下,正常组与受限组、<3 mm组和≥3mm组的骨道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和稳定性,X线可较好地反映骨道位置.较理想的骨道位置以X线侧位片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5%左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