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椭圆形注射器及新型针脂肪抽吸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传统注射器脂肪抽吸装置由普通圆形注射器和普通脂肪抽吸针共同组成,其中注射器存在负压不能自锁,脂肪抽吸针若为钝头针运行阻力大,锐头针易损伤组织等不足[1].为探索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注射器脂肪抽吸装置,自2008年我们研制出由椭圆形负压自锁注射器和新型脂肪抽吸针共同组成的新设备(图1),经临床验证效果良好.一、设计原理与实物1.椭圆形负压自锁注射器:由椭圆形外套管,带大小翼注射杆和椭圆形活塞组成(图2).注射杆大翼部开有卡钩且卡钩处开有防滑孔,外套管尾翼部开有沟槽且沟槽内设有防滑杆.负压形成的原理:抽注射杆将卡钩顺或逆时针旋转90°卡入外套管的沟槽中,即可完成负压锁定,再将卡钩处的防滑孔套入防滑杆即可完成防滑脱锁定.相反动作即可解锁.
-
桥门机啃道的判断与原因分析
龙门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在正常行驶中,其车轮轮缘与轨道应保持20mm~30mm的侧隙.当大车运行时,其轮缘与轨道发生挤紧,大大增加了其运行阻力,这就是发生了啃道现象.啃道现象是起重机运行中的一种常见病.轻则致使起重机车轮和钢轨同时加速磨损报废,重则对路轨的固定和基础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啃道极严重时还会导致起重机运行时脱轨,引发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对啃轨现象我们极不能轻视,必须学会对啃轨的判断,弄清原因,从而加以整改,防范起重机事故的发生.
-
气管切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附62例报告)
我院自1982年至1999年共行气管切术62例,现将气管切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性44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2.4∶1;年龄5~72岁,平均40岁。颌面部损伤12例,颅脑损伤22例,严重胸部损伤16例,严重烧伤8例,破伤风4例。治愈54例,治愈率87.1%;死亡6例,死亡率9.7%。终身带气管套管2例,终身带气管套管率3.2%。2 讨论2.1 气管切开术的生理意义:2.1.1 保持呼吸道通畅:上呼吸道阻塞可因窒息缺氧而危及生命,也可因肺部郁血而影响肺部分泌物的咳出。气管切开可立即解除阻塞,使呼吸道通畅,而有起死回生之效。因昏迷、疼痛、胸壁软化或固定,不能咳出痰液或气管内分泌物致下呼吸道阻塞,经气管切开术后易于将痰液清除,有利于呼吸道通畅。近年临床经验证明,对于这种情况如能当机立断采用气管切开,不少患者可因而得救。2.1.2 减少呼吸道死腔:正常人潮气量约450ml,而呼吸道的解剖死腔约为150ml,呼出及吸入气体均有150ml滞留于死腔内,故有三分之一的潮气量不能参与气体交换作用,有效呼吸量仅为300ml,在呼吸困难时因死腔不变,有效呼吸量减少远较潮气量减少为大,如潮气量减少150ml,则有效呼吸量减少150ml。在气管切开术后,死腔可由150ml减少50ml,潮气量虽仍减少150ml,而有效呼吸量为250ml,较原300ml减少1/6,而接近正常。2.1.3 减少呼吸道阻力:呼吸时气体交换与气体运行阻力有关,呼吸道阻力又受其直径及屈直的影响,气管切开后呼吸不再经喉头及口、鼻、咽、喉部位等,从而减少呼吸道阻力,有利于呼吸时气体运行,使气体交换较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