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管理与医院感染

    作者:董明驹;史莉;杨富强;宋涛

    目的 调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洗手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制定手卫生的管理对策.方法 了解医务人员手污染现状和携带病原菌的种类.结果 医务人员工作中细菌携带率为100.0%,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20.8%;携带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变形菌属等.结论 医务人员手污染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必须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对洗手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才能有效的预防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

  • 专项干预对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家属洗手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郭佳琳;谢意程;刘连弟;胡俊庭;王建中;林雪英;周杨

    目的 探究专项干预对提高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家属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46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实施专项干预的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430例和对照组416例.对照组患者家属采用常规医院指导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洗手依从性专项干预.干预8周后对患者家属洗手知识掌握程度、七步洗手法掌握情况、洗手依从性以及手部菌落分布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并统计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类型;比较两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恢复时间和治愈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家属洗手知识掌握程度、七步洗手法掌握程度、洗手依从性、手部菌落合格率较对照组均处于较高水平(P<00.5);多药耐药菌共检出860株,以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88.4%,其次为β-内酰胺酶克雷伯菌占270.9%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217.4%;干预组患者恢复时间为(151.4±25.8)d,短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192.7±25.4)d(P<00.5);干预组患者治愈率为653.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536.1%(χ2=43.07,P=00.35).结论 专项干预能够提高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家属的洗手知识掌握程度和洗手依从性,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 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杨子平

    目的 通过生物检测法对医务工作者的手部卫生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方法 用生物检测法采样医务人员手,并对医师、护士洗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洗手后检测合格率男医师8.7%、女医师21.74%、医师群体17.39%、护士群体60.87%.结论 洗手效果有明显差异,女性好于男性,护士好于医师;通过教育、监督,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减少了疾病传播.

  • 两种七步洗手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颖森

    目的 比较两种"七步洗手法"的洗手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的洗手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择Ⅲ类环境的医护人员20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照组采用标准的"七步洗手法"洗手,实验组采用改进的"七步洗手法"洗手.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洗手后标准采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采样合格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的"七步洗手法"洗手更科学,效果更好.

  • 基层医务人员七步洗手的现状调查

    作者:何仲楠

    目的 调查基层医务人员七步洗手现状,以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本院60名医务人员,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手卫生洗手指征、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 16个一线科室中,除手术室置手触动式水龙头外,其他科室洗手设施落后,干手设施也不齐全;该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水平较高,无人认为手卫生与治疗关系不大,医生七步洗手法正确率68.96%,护士洗手正确率为83.87%,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χ2=1.860,P>0.05);不正确洗手主要表现为洗手时间短、程序不全;干手方式以自然风干为主,其次为白大褂擦干;影响医护人员依从性常见的原因是工作忙和洗手设施不方便.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洗手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手卫生的管理.

  • 520名小学生洗手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谢莉萍

    目的 了解8~10岁小学生对"七步洗手法"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考量该法的推广现状及对策.方法 对新疆哈密地区三所小学520名三到四年级学生,调查其对"七步洗手法"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并对其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步骤培训.结果 小学生对洗手知识的知晓率为56.69%,行为形成率为41.60%.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七步洗手法"的健康教育,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从小学生做起.注意洗手步骤中的各个环节,完备洗手设施,增强人民群众防御疾病的能力.

  • 微格教学在七步洗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英华;戴霞;罗礼超;蒋和玲;范静;李智

    目的 探究微格教学应用于护理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2017级高职护理23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格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应用传统训练方法,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七步洗手法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感觉、成就感、课堂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均P<0.05).结论 微格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七步洗手法技能训练效果,同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与医院感染

    作者:胡莉霞

    目的:调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洗手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制定手卫生的管理对策。方法了解医务人员手污染现状和携带病原菌的种类。结果医务人员工作中细菌携带率为100.%,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20.8%;携带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医务人员手污染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必须重视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提高对洗手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才能有效的预防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

  • 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培训效果观察

    作者:古艳芳;袁春雷;林爱心;冯垣辉

    目的:培训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方法:100例医务人员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常规方法洗手,实验组经七步洗手法培训后洗手,然后进行细菌检测.结果:实验组总合格率为94.0%,对照组为70.0%,两组洗手合格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了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意识,进行洗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 产妇家属参与七步洗手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梁会妮;朱媛媛

    目的 探讨产妇家属参与七步洗手法的效果,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的家属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人员采用标准"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对照组人员仅以普通洗手法清洗双手,之后自然干燥.比较两组人员洗手细菌培养结果 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洗手后细菌培养合格数29例,合格率为36.25%;对照组洗手后细菌培养合格数74例,合格率为92.50%.观察组人员细菌培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皮疹、脓疱疹和新生儿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家属采用七步洗手法保持手部卫生可明显提高洗手效果,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是阻断通过手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 七步洗手法在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白玉霞;畅玲;张海霞

    目的帮助卧床病人清洁双手减少交叉感染,建立自尊心。方法按照七步洗手法,采用水壶洗手,由护士协助完成患者洗手清洁工作。结果彻底清洁双手,减少医院感染机会。结论此方法简单易学易掌握,患者出院后家属护理仍延续且增进感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