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活胃祛湿汤治疗残胃炎(脾胃湿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活胃祛湿汤治疗残胃炎(脾胃湿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铝碳酸镁,0.5g/次,3次/d.治疗组40例活胃祛湿汤(藿香梗、紫苏梗各15g,薏苡仁120g,苦杏仁、陈皮各10g,姜半夏、厚朴、黄芩各8g,砂仁、甘草各5g),1剂/d,水煎150mL,3次/d.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活胃祛湿汤治疗残胃炎(脾胃湿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四联疗法治疗残胃炎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多种残胃病变,其中残胃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术后几个月至几年.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胃部分切除术后有60%~100%患者发生残胃炎[1].本文主要就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35例残胃炎患者的应用四联疗法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探讨.
-
除湿活胃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除湿活胃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脾胃湿热型残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除湿活胃饮。疗程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组织学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胃镜、组织学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除湿活胃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残胃炎安全有效。
-
56例胃切除术后残胃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并发残胃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和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2年收治胃切除术后并发残胃炎56例.结果 药物规范治疗,提前健康干预,56例全部治愈.其中52例2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及早规范治疗,加强健康教育与护理,改变日常不良生活习惯,能有效减少残胃炎的发生频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在幽门螺杆菌胃炎和远端胃切除术后残胃炎中的环氧合酶表达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残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35例Hp阳性的残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左氧氟沙星200 mg/次,均为2次/d,连服7 d.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次,阿莫西林1 000 mg/次,甲硝唑400 mg/次,均为2次/d,连服7 d.治疗前及停药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并通过胃镜检查比较残胃黏膜炎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较对照组(64.71%)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两组症状积分、残胃黏膜炎症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Hp阳性残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可显著改善.
-
胃镜检查残胃68例结果分析
应用胃镜检查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者68例,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残胃炎100例临床分析及防治探讨
本文报道经胃镜追踪观察的残胃炎100例,35%有明显症状,其中残胃炎占64%,吻合口炎占44%;活检病例中,萎缩性胃炎为10.7%,肠化生为14.3%,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为12.5%,残胃炎为2%,还发现胃蛔虫占6%;并对防治残胃炎问题进行讨论.
-
残胃炎治疗探讨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多种残胃病变,其中残胃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术后几个月至几年.国内文献报道:胃部分切除术后有60%-100%患者发生残胃炎.[1]本文主要就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3例残胃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探讨.
-
残胃炎和吻合口炎残胃癌98例临床分析
应用纤维胃镜检查胃大部切除术后98例.其中,以残胃炎和吻合口炎为主,共76例(77.6%),吻合口溃疡6例(6.1%),残胃癌1例和胃癌术后复发癌11例(12.2%).作者讨论了残胃炎和吻合口炎的诊断、发病因素以及吻合口溃疡、残胃癌的关系.并指出对胆汁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胃镜的随访均予以重视.
-
胃癌的手术治疗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各种恶性肿瘤第一位.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多于女.1 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地域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遗传和基因等.此外,某些疾病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残胃炎、胃黏膜巨大皱襞征等.
-
联合用药治疗残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残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用30例各种原因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残胃炎的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200mg每日3次共3周;阿莫西林0.5g每日2次共2周;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共2周;替硝唑0.4g静滴每日2次共2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达痊愈,部分因饮食不当、生活习惯等原因症状有所反复。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残胃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残胃炎86例诊治体会
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炎的发生率可达95%,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法,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2年来笔者共收治残胃炎86例,应用吗丁啉、灭滴灵、硫糖铝联合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残胃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残胃炎为胃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胃所发生的炎症,即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和吻合口黏膜发生的慢性炎症[1].该病是胃部分切除术后常见的病变,发病率约为80%,是目前公认的胃癌癌前状态[2].目前西医对于残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络合胆酸、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外科手术等[3].但由于残胃丧失幽门功能,有别于正常胃结构,使残胃炎的治疗十分困难,病势缠绵难愈,而长期不愈的特点和可能的癌变倾向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得此类患者的治疗非常棘手.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残胃炎的研究日益增多,根据残胃炎的病因病机,运用辨证分型论治、中医经典方加减等治疗手段,并开展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综述如下.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与枳术颗粒治疗残胃炎的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多种残胃病变,其中残胃炎是胃、十二指肠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易反复.发病多与术式、饮食习惯、HP感染有关.现对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枳术颗粒治疗残胃炎的疗效进行观察.
-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和残胃炎炎症活动程度分级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6.88%(31/32)、总有效率为87.50%(28/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残胃炎炎症活动程度分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患者行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率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患者胃黏膜炎症程度.
-
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治疗残胃炎9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迪先)治疗残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电子胃镜确诊为残胃炎96例,均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日,硫糖铝10ml,3次/日,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胃镜下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应用4周,临床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治愈60例(62.5%),好转36例(37.5%),没有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少.多潘立酮能协调胃肠运动,减少胆汁反流,流糖铝(迪先)保护胃粘膜,二者联合可有效缓解残胃炎的症状,使治疗残胃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
残胃炎治疗探讨(附26例分析)
残胃炎是胃次全切除术后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术后几个月至几年,短者可以术后半月,长为术后20 a后发生.国内文献报道,残胃炎发生率在70%以上.夏跃霞报道[1]胃部分切除术后60%~100%患者发生残胃炎.
-
红霉素对近端胃切除术后难治性胆汁反流的疗效观察
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伴随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残胃胆汁反流可引起残胃炎并加重反流性食管炎,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及生活质量,常规药物有时难以奏效.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应用红霉素对应用常规药物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残胃98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忻州地区医院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胃镜检查6480例中,共检查毕Ⅱ式术后残胃98例,占总检查人数的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