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

    作者:廖思海;韩雪萍;谢忠;杨志雄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结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直肠癌均在常规放疗44 Gy后进入3DCRT,采用3DCRT结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同步化疗(综合组)34例,单独应用3DCRT(对照组)32例.综合组同步放化疗结束3~4周后,再巩固化疗2~3个周期.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7%和84%(P>0.05);有效率(CR+PR)分别为91%和84%(P>0.05);2年局部控制率与局部无进展率之和分别为71%和66%(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65%和38%(P<0.01);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5%和63%(P<0.01).在毒副反应方面两个组相似(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直肠癌可明显减少远处转移率和提高2年生存率,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15例直肠肛管癌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

    作者:王雅杰;金冶宁;李荣清;孟岩;张可领;孟荣贵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加化疗低位直肠癌与肛管癌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 15例低位直肠癌与肛管癌中4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先行1~3个疗程化疗,其余先行DT40~60 Gy外照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和肛周组织间插植治疗(8~18 Gy).同时全身以氟尿嘧啶为主的静脉化疗,共3~6个疗程.结果平均随访49.1个月,15例中14例肛门全部获得保留,局部控制率为60.0%,5年生存率为66.7%.主要急性并发症发生在消化道,腹泻发生占12/15,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2级以上腹泻占5/12;2例经保留灌肠治疗缓解;1例因放射性直肠炎慢性便血30个月;2例出现肛门失禁症状,其中1例经外科切除肛门结肠造口.9例出现UICC 2级以上骨髓抑制,4例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缓解,其余5例被迫中断化疗.结论低位直肠肛管癌的全身化疗加放射治疗远期疗效较好,其疗效不比根治性手术差,能保留肛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放射治疗配合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作者:刘秀英;李慧灵;李建成;王立峰;郭福榕;潘建基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提高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62例直肠癌随机分为放射治疗配合动脉灌注化疗(综合组)31例,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31例.动脉插管化疗采取经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灌注,每次氟尿嘧啶600mg/m2,顺铂加70mg/m2,2~3周重复,共2~3次.放射治疗采用8~18 MV X射线照射,总量达DT40加~50Gy时争取手术,不能手术者加量至DT60~70Gy.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83.9%,单放组有效率为54.8%(P<0.01).综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8.8%、52.0%,单放组分别为80.7%、50.6%、29.8%(P<0.05),综合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5个月和39个月.综合组副反应大,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放射治疗辅以动脉灌注化疗为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有效治疗方法.

  •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含草酸铂同步放化疗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刘鲁迎;朱远;吴列;李德川;冯海洋;鞠海星

    目的 评价术前同步放疗与草酸铂和氟尿嘧啶(5-FU)或甲酰四氢叶酸钙(CF)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 58例初诊局部晚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进入该研究,疗前获病理类型,腺癌54例,印戒细胞癌4例.放疗为3个野等中心技术,盆腔照射46 Gy分23次4.5周完成.在放疗第1周和第4周同步给予2个周期化疗,草酸铂130 mg/m2第1天,5-FU500 mg/m2第1~3天和CF 200 mg/m2第1~3天.放疗结束后4~6周进行手术.结果 完成术前计划并行手术者55例,手术标本总有效率为58%,其中肿瘤全消(pCR)11例,仅检出少量残存肿瘤细胞21例.3级毒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腹泻3例,放射性直肠炎4例,肝功能异常1例.结论 含草酸铂方案的术前联合放化疗耐受性良好,有效率高,应进一步随访并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以明确对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

  • 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降期效果和加前切除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建东;杜同海;才又红;王琦;曹修德;郭学恒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降期效果和加前切除与Miles手术的远期疗效的比较.方法将103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术前放化疗+前切除组(A组,53例)和Miles手术组(B组,50例).原发肿瘤距肛门中位距离6.2cm.临床分期Ⅱ期22例,Ⅲ期81例(TnM,UICC).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盆腔3~4个野照射,剂量35~45Gy,4~5周完成.化疗以氟尿嘧啶为主联合化疗.结果A、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4.2%、43.7%(P<0.05),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2.8%、31.6%(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5.2%、19.3%(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5.5%、48.5%(含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P<0.05).A组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为13.2%.随访率为88.3%.结论术前放疗和化疗加前切除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方法不但能够保肛,而且可改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

  • 三维适形放射配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

    作者:何晓军;吴志军;万志龙;蔡晶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配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均在外照射44Gy后进入3DCRT,采用3DCRT结合氟尿嘧啶为主型同步化疗(综合组)11例,单独应用3DCRT(对照组)13例.结果综合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9%和84.6%,有效(CR+PR)率分别为90.9%和69.2%,2个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2个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3.6%、38.5%,生存率比较综合组优于对照组(X2=6.12,P=0.013);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7%、61.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3.74,P=0.053);远地转移率分别为36.3%、61.5%,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7.39,P=0.007).在毒副反应方面2个组相似(P>0.05).结论局部晚期和术后复发性直肠癌临床行外放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化疗可明显减少远转移率和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

  •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同期加量IMRT联合术前化疗的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刘其腾;陈静;贾宝庆;戴广海;杜晓辉;王运来;温珂;杨涛;曾铭玥

    目的 观察评估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术前SIB?IMRT联合1周期卡培他滨诱导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5—2016年入组37例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前放疗,直肠病变及阳性淋巴结给予5875 Gy分25次,盆腔淋巴引流区给予5000 Gy分25次,同步卡培他滨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休息1周继续行1周期卡培他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6~8周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研究主要终点为pCR,次要终点为TN降期率、保肛手术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37例患者顺利完成术前同步放化疗,32例行手术治疗,4例因症状缓解拒绝手术,1例患者因肛周水肿手术延迟.pCR率为34%(11/32),TN降期率为91%(29/32),R0切除率为100%,保肛手术率为75%(24/32).放化疗期间大部分为1、2级急性不良反应,3、4级不良反应共3例.术后并发症为输尿管损伤(1例)和肠梗阻(1例),围手术期内未见死亡.结论 局部中晚期直肠癌行术前SIB?IMRT联合1周期卡培他滨术前化疗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方案的初步结果表明其近期疗效好、安全可行、急性不良反应轻.

  • 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帕力达·阿皮孜阿吉;阿衣古丽·哈热;伊斯刊达·阿布力米提;张瑾熔

    目的 评价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加手术与手术加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2013年收治的Ⅱ、Ⅲ期(T3、T4和/或N1、N2)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分为A、B组,A组为行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共98例,B组为直接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行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共93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率92.1%,A组3年LR、DM率均低于B组,分别为12.9%:32.2%(P=0.002)、13.5%:37.8%(P=0.001);A组生存期优于B组,3年OS、DFS率分别为84.7%:69.9%(P=0.022)、77.6%:50.3%(P=0.004).结论 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LR、DM率,延长生存期,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 局部晚期直肠癌同期放化疗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

    作者:朱雅群;田野;张军宁;王彬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同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并比较两组间差异.方法 76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区域复发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组和卡培他滨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_T 46~50 Gy分23~25次,后缩野至肿瘤区继续推量至D_T 64~66 Gy分32~33次.前者同期接受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氟尿嘧啶350 mg/m~2第1~5天,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第1~5天,每4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后者接受卡培他滨1650 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 中位随访19个月.奥沙利铂组和卡培他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22个月、68%、21%和58%、18个月、63%、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2;u=17.71,P=0.077;χ~2=0.97,P=0.326).两组患者均无3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其中卡培他滨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和周围神经系统一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奥沙利铂组,分别为39.5%:77.7%(z=-3.97,P=0.000)、47.4%:88.9%(z=-4.78,P=0.000)、68.4%:97.2%(z=-3.17,P=0.000)和5.3%:66.7%(z=-6.56,P=0.000).结论 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直肠癌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依从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