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联合常规涂片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联合常规涂片法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及常规涂片法分别检测150例胸腹腔积液标本.结果 150例胸腹腔积液中,经手术病理、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胃镜、淋巴结穿刺活检及痰检等确诊为恶性肿瘤120例,常规涂片法检出75例,检出率为62.5%;胸腹腔积液沉淀物石蜡包埋切片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出101例,检出率为84.2%;两法联合检出113例,检出率为94.2%,检出率明显高于前两者的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假阳性结果;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K)+钙结合素(CAL)+波形蛋白(VIM),能够较好地鉴别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结论 两法联合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能够提高恶性胸腹腔积液癌细胞的检出率.
-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为临床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进展和转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进行分析,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分为进展组、持续组和转归组,采用Fish技术检测不同组的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206例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所有患者均成功杂交,其中56例进行了二次杂交,杂交成功率100%.206例CINⅠ组患者随访后发现,hTERC基因扩增阳性114例,其中进展组67例、持续组30例、转归组17例.在进展组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67例,占100%,持续组中基因扩增阳性30例,占49.18%,转归组中基因扩增阳性17例,占21.79%;经Fisher确切概率法,三组转归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三组hTERC基因扩增异常信号比的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C基因或可成为预测CINⅠ病程进展程度的一种生物学指标,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更大程度地做到对患者的早诊、早治,避免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
hTERC基因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hTERC)基因扩增情况,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CIN 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随访后根据病理学确诊情况分为3组,CINⅡ、Ⅲ及宫颈癌组(进展组)13例、CIN Ⅰ组(持续组)19例、正常或炎症组(转归组)23例.采用FISH技术检测不同组中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共有54例CIN Ⅰ患者的宫颈石蜡包埋病理标本纳入研究,hTERC基因扩增阳性22例,其中进展组12例,持续组9例,转归组1例,阳性率分别为进展组100.00%,持续组47.37%,转归组4.35%.3组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信号比2∶3、2∶4、4∶4和N∶ ≥5的细胞数比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石蜡包埋切片中hTERC基因扩增情况可以预测CINⅠ的进展和转归;异常信号比为4∶4和N∶ ≥5可能可以用来预测CIN 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