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分析

    作者:杜万良;张心邈;李姝雅;王伊龙;王拥军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就诊的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数据,进行病因学分类。
      结果连续收集134例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44例,中位数年龄57岁(四分位数间距50~70),从发病到完成DWI检查的中位数时间266.5 min(四分位数间距205.3~362.5)。中位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四分位数间距1~3)。33例患者住院进一步诊治。有27例(81.8%)被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另有6例(18.2%)诊断为其他疾病。27例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中,9例(33.3%)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5例(18.5%)症状加重后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未加重但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症状加重后复查DWI仍无缺血灶但有可以解释症状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大血管闭塞/狭窄或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低灌注区,6例(22.2%)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有低灌注区,5例(18.5%) D W I阴性且未见大血管异常。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27例患者,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法(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的分型标准,15例(55.6%)为大动脉粥样硬化,11例(40.7%)为小动脉闭塞,1例(3.7%)病因不明。住院患者中,除1例(3.0%)患者出院时明显残疾外,其余32例(97.0%)患者出院时结局良好。101例患者在急诊治疗后出院。其中80例(79.2%)DWI阴性且未见其他异常,5例(5.0%)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14例(13.9%)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低灌注区修正诊断为缺血性卒中,2例(2.0%)诊断为其他疾病。
      结论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数为小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狭窄和小动脉闭塞是主要病因。在急诊溶栓绿色通道中,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读片遗漏、显影延迟的可能和病情加重的风险。

  • 时间窗外动脉溶栓治疗颅内小动脉闭塞

    作者:成钢卫;罗丽敏;李水彬

    目的 探讨颅内小动脉闭塞后超时间窗外动脉溶栓的收益.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诊断为颅内小动脉闭塞并超过现行溶栓时间窗(6.0 h)的60例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及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发病后7天NIHSS评分、发病后3个月的mRS评分.结果 颅内小动脉闭塞患者通常较年轻,多为男性,基础NIHSS评分较低,危险因素较单一,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饮酒.动脉超时间窗外溶栓组虽然非症状性脑出血较为常见,但未见症状性脑出血或死亡病例.超时间窗外动脉溶栓组治疗后24 h及发病后7天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Z=-9.375,P<0.05;Z=-6.905,P<0.05),动脉超时间窗外溶栓组发病后3个月的mRS评分较常规用药组改善明显(U=-4.306,P<0.05).结论 对确诊颅内小动脉闭塞的患者,动脉溶栓超时间窗外溶栓安全有效.

  • 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SSS-TOAST分型结果及颅内梗死灶分析

    作者:游文霞;钟剑萍;欧阳基鹏;黎宏庄;杨少民;胡秋根

    目的 观察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SSS-TOAST分型情况,并分析颅内梗死灶的特点.方法 缺血性小卒中患者516例,进行SSS-TOAST分型,观察颅内梗死灶情况.收集患者年龄、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评分、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颈部血管检查等资料,并在不同SSS-TOAST分型间进行比较.结果 516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SSS-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74例(33.72%)、心源性脑栓塞型39例(7.56%)、小动脉闭塞型229例(44.38%)、其他原因11例(2.13%)、原因不明63例(12.21%),主要类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大动脉狭窄、90 d mRS评分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小动脉闭塞型(P均<0.05).357例(69.19%)颅内梗死灶为孤立性病灶,其中231例(64.71%)病灶在皮层下、深部白质、基底节等常见位置;159例(30.81%)为多发病灶.282例(54.65%)患者颅内梗死灶直径(或之和)<20 mm,234例(45.35%)直径(或之和)≥20 mm.本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梗死灶多为孤立性病灶,多数病灶大小<20 mm,孤立性病灶多位于常见位置(P均<0.05).结论 缺血性小卒中患者SSS-TOAST分型多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前者合并大动脉狭窄和预后不良比例更高;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梗死灶多为常见位置的孤立性病灶,但部分患者颅内梗死灶直径≥20 mm,多发梗死灶者也占一定比例.

  • 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疗与康复

    作者:孔欣

    脑动脉硬化症是指在全身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部血管的弥漫性、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其弹性,管腔狭窄及小动脉闭塞,供应脑实质的血流量减少,神经细胞变性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本病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