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瘤颈位置与分型

    作者:李良;段鸿洲;伊志强;张扬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瘤颈位置和分型,以指导手术中动脉瘤夹的选择.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一术者开颅手术夹闭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其瘤颈位置、宽窄、术中动脉瘤夹类型和型号等.瘤颈位置按时钟模式的12个钟点方向分类,根据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对动脉瘤进行分型.术后对患者以门诊、电话、脑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 55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开颅夹闭病例纳入研究.瘤颈位置和宽窄按时钟模式的12个钟点方向记录:位于1个钟点的3例,跨两个钟点的42例,跨三个钟点的10例.根据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三种类型.其中分叉型30例、颈内动脉型20例、后交通型5例.84%(46/55,30例分叉型、13例颈内动脉型、3例后交通动脉型)动脉瘤选用弯型动脉瘤夹,11% (6/55)直型,4%(2/55)成角度跨血管型,2% (1/55)枪型.术后随访1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无动脉瘤复发及破裂的临床表现,21例行DSA检查随访患者动脉瘤颈均夹闭完全,未见动脉瘤残留.结论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瘤颈位置和宽窄对动脉瘤夹的选择至关重要,弯型动脉瘤夹在本组后交通各型动脉瘤中使用多,建议首选.

  • 内撑式动脉瘤夹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杨海峰;孙跃春;崔刚;李宾

    目的:探讨内撑式动脉瘤夹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的应用,比较其与Yasarjil动脉瘤夹的不同,以指导术中对动脉瘤夹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瘤颈位置、术中动脉瘤夹类型、术中瘤夹置入过程。术后对患者以脑血管造影或头部CT血管成像进行随访。结果21例患者均动脉瘤成功夹闭。术后恢复良好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8例;重度残疾,完全偏瘫,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1例。结论内撑式动脉瘤夹系统具有良好的操作视角及动脉瘤夹开放角度,用1把动脉瘤夹持器可以完成施夹、调夹、取夹操作,尤其适合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的夹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