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显微线圈及16通道头颅线圈眼部软组织肿块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作者:李金玉

    目的:分析比较16通道头颅线圈及显微线圈等磁共振显微线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眼部软组织肿块的成像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收治的24例(24只眼)诊断为眼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显微线圈检查,均应用3.0型磁共振成像( MRI)扫描仪进行病灶的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肿块的数量、大小和形态学特点,及两种线圈成像的信噪比。良性病变患者MRI诊断的符合率及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恶性病变患者MRI诊断的符合率及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以例数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常规头颅线圈的平均信噪比及显微线圈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16通道头颅线圈成像及显微线圈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中有肌间血管瘤患者5例(5只眼),占20.83%;位于肌椎内,大直径为15 mm;T1W1呈等信号,T2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淋巴瘤患者6例(6只眼),占25.00%;位于位于眼球壁和内直肌,大直径为15~20 mm;T1 W1呈中等信号,T2 W2呈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晰,呈浸润性生长。黑色素瘤患者4例(4只眼),占16.67%;位于眼球壁,大直径为2.0~5.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轻度强化。转移瘤患者3例(3只眼),占12.50%;位于眶内侧与内直肌之间,大直径为2.0~5.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呈膨胀性生长,强化不均匀。神经鞘瘤患者2例(2只眼),占8.33%;位于肌椎内,大直径为15~1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等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强化不均匀。纤维肉瘤患者1例(1只眼),占4.17%;位于外直肌,大直径为18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强化均匀。炎性假瘤患者2例(2只眼),占8.33%;位于内直肌与眼眶外侧壁之间,大直径为27 mm;T1 W1呈低信号,T2 W1呈高信号;强化不均匀,肿瘤病变边界显示不清。脂肪瘤患者1例(1只眼),占4.17%;位于肌锥内,大直径为9 mm;T1 W1呈高信号,T2 W1呈等信号;肿瘤边界显示不清,强化均匀。符合MRI诊断的良性病变患者共13例(13只眼),符合率为92.86%;符合组织学诊断的良性病变患者共10例(10只眼),符合率为71.43%,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P<0.05)。符合MRI诊断的恶性病变患者共8例(8只眼),符合率为80.00%,符合组织学诊断的恶性病变患者共6例(6只眼),符合率为60.00%,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P<0.05)。16通道头颅线圈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为18.23%,显微线圈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为32.24%,显微线圈的平均信噪比高于16通道头颅线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5)。结论 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及多参数的特点。 MRI采集的眼部软组织病变的图像效果优于16通道头颅线圈,为眼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