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Nance弓在排齐整平阶段增强支抗的三维评价
目的 评价直丝弓矫治器排齐整平阶段Nance弓加强支抗的三维表现.方法 选择中度以上拥挤,上颌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的患者41例,随机分组,20例不用辅助支抗装置作为对照组,21例粘Nance弓作为Nance组.排齐整平前后取模型并拍头颅侧位片.模型用Roland LPX-1200三维点激光扫描仪数字化,使用测量软件(Rapidform 2006(R))处理分析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各牙尖标志点三维向上的线距及磨牙角度变化.并对头颅侧位片的前牙变化进行测量.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排齐整平阶段前牙唇倾控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矢状向、横向及扭转的控制上Nance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以中央窝点为例,对照组磨牙有1.269 mm的近中移动,Nance组有0.537 mm的近中移动(P<0.01);对照组磨牙有0.522 mm的腭向缩窄,Nance组有0.145 mm扩宽(P<0.001);对照组磨牙出现3.172°近中颊向扭转,Nance组有0.402°扭转(P<0.01).结论 Nance弓在控制磨牙的矢状向位置、宽度和扭转上是可靠的.
-
使用Begg托槽纠正牙齿扭转和斜轴
笔者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对扭转和斜轴的牙齿粘贴Begg托槽,使用扭转簧和正轴簧达到扭正和排齐的效果。 1.方法:粘贴标准方丝弓托槽时,选择20颗扭转和20颗斜轴的牙齿上粘贴Begg托槽。首先排齐整平牙弓,当其余牙齿排齐后,换0.018英寸的仿澳丝作主弓丝,将排齐的牙齿做连续“8”字结扎,用0.016英寸的仿澳丝弯制扭转簧或正轴簧,每次复诊时取下加力,至牙齿扭正或直立,并达到过矫正。注意事项:①需扭转或正轴的牙齿应有足够的间隙;②由于在同一牙列中有两种不同的托槽,而不同托槽其基底厚度不同,所以应在主弓丝上弯制补偿曲,待扭转或斜轴的牙齿纠正后再更换为标准方丝弓托槽。 2.结果:所有40颗牙齿使用此法矫治后均排列整齐,并达到5~10的过矫正,无邻牙移位及磨牙支抗丧失,不需更换主弓丝。
-
几种加强支抗方法的临床体会
在当今广泛使用Edgewise固定矫治器治疗错(牙合)中,尤其是设计拔牙提供所需间隙进行治疗的病例,正畸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更好地增强后牙支抗,尤其是上颌的后牙支抗.也就是说怎样防止后磨牙的近中移动(支抗丧失)而不至于拔牙间隙丧失,是每一个正畸医生自始至终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就近Edgewise固定矫治器的几种加强支抗方法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
生理性支抗与机械力支抗控制策略
背景: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的关键,生理性支抗丢失量是磨牙生长和漂移的总量.目的:通过生长发育及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的矫治原理,探讨生理性支抗矫治技术的矫治特色.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76年6月至2016年10月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词"Physiologic anchorage control;Anchorage loss;Mandible growth;支抗;生理性支抗;下颌骨生长",同时查阅相关图书.结果与结论: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不仅能阻碍磨牙支抗丧失,还能避免生长导致的生理性支抗丧失,达到大支抗的要求.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存在支抗控制的优势.
-
MEAW技术在矫治支抗丧失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对矫治过程中支抗丧失病例的应用.方法:减数矫治安氏Ⅱ1病例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7~28岁,平均21.50岁.矫治过程中均出现支抗丧失,根据支抗丧失的原因,相应地减少牵引力值或停止牵引、增加支抗,并应用MEAW技术进行磨牙调整.采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评估矫治效果.结果:病例完成时间平均12.68月,全部病例均达到尖牙和磨牙的Ⅰ类关系,牙列排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用PAR指数评估治疗前后的模型,有55%病例极大改善,45%病例改善.结论:MEAW技术通过改善磨牙三维方向的位置,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安氏Ⅱ1减数矫治中磨牙支抗丧失问题,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
-
口腔正畸支抗丧失的研究现状
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的关键,尽管治疗前及治疗中都采取了控制支抗的相关措施,但支抗丧失仍有可能发生.本文就支抗丧失常见的表现形式、原因、影响因素、临床常用支抗方法及支抗丧失的解决办法进行综述.
-
差动力原理在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的运用
在固定正畸减数病例中,为了更充分的利用拔牙间隙,防止支抗丧失,作者运用差动力原理配合方丝弓进行矫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正畸治疗中支抗丧失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
[目的]总结分析支抗丧失的原因,探讨支抗丧失的有效补救措施.[方法]对使用.022槽沟系统方丝弓、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中支抗丧失的20例患者,根据引起支抗丧失的原因,相应地采用磨牙的直立、减少牵引力量或停止牵引、更换弓丝、增加转矩、增加支抗牙、推磨牙向后和J钩口外牵引等进行治疗.并采用PAR(peerassessmentrating)指数对患者模型进行测量评估.[结果]支抗丧失的原因依次为牵引力过大65%,弓丝过小、过软60%,支抗不足55%,其它因素15%;单因素占20%,双因素以上占80%;支抗丧失80%表现为合并有水平、垂直和转矩三维方向的丧失.病例完成平均为25.86月.所有的病例侧貌改善,达到了Ⅰ类磨牙关系和Ⅰ类尖牙关系,牙列排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PAR指数结果显示,矫治前后PAR总分差值19.71,减少百分率为84.64%.[结论]支抗丧失多表现为三维方向的,引起的因素也可是多种的,其中牵引力过大,弓丝过小、过软和支抗设计不足是主要因素.处理应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才能大限度减少支抗丧失,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
正畸治疗失败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正畸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30例经各类口腔医疗机构正畸治疗结束、中断或正在治疗的失败病例的原始资料及就诊时采集的资料,根据其特点及失败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0例治疗失败患者中,Ⅱ类错<牙合>多,共17例,占57%,其中深覆<牙合>患者严重.原因主要为支抗丧失、活动矫治器制作与应用不规范及诊疗计划的失误.结论:正畸治疗失败原因多种多样,以支抗丧失为常见.
-
颊侧扩展辅弓矫治医源性磨牙舌倾4例
临床上,由于矫治弓丝设计不当及矫治力应用欠妥等原因,常造成支抗磨牙舌倾,导致支抗丧失、咬合紊乱,为矫治带来极大困难.近几年作者对4例磨牙舌倾病例用颊侧扩展辅弓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笔者对医源性磨牙舌倾发生的原因及矫治等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
上颌第三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萌出中的上颌第三磨牙是否会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方法 选择18~24岁正畸患者18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且随机拔除一侧上颌第三磨牙,两侧其余治疗条件保持一致.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未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2)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的近中移动量为1 mm;3)治疗3个月后,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大于拔除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正畸治疗的初始阶段,若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不足,其萌出会对其近中的上颌第一磨牙产生影响,导致其近中移动而丧失支抗.
-
改良多用唇弓(开展型)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中的应用
替牙期前牙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由于下前牙的"锁结",使上颌发育受限,同时上颌向前生长的力量又促使下颌进一步向前生长,二者相互影响,使畸形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尽早矫治.作者在使用多用唇弓矫治前牙反过程中,发现其虽能有效地矫治反 ,但对前牙垂直向调整不理想,同时部分患者磨牙支抗丧失.为此,我们对开展型多用唇弓进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改良多用唇弓(开展型)介绍如下.
-
应用改良钟摆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研究现状
对于接受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可以通过推上颌磨牙远移来矫正磨牙关系,缓解上颌牙列拥挤.推磨牙远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口外牵引、Cetlin活动板、Wilson弓需要患者的配合,而Herbst矫治器、Jasper iumper、磁力排斥法、钟摆式矫治器、Jones jig矫治器对于患者配合的要求不高.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装置在推磨牙远移的同时,会产生诸如上颌第一磨牙倾斜、支抗丧失(即前磨牙的近中移动、倾斜和伸长)、上唇前突、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及面下1/3高度增加等副作用.
-
一步法和两步法关闭间隙对不同支抗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在间隙关闭过程中分别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对上颌支抗的影响.方法:选择安氏Ⅰ类中度拥挤,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侧貌较突的女性成人患者125人,按支抗及关闭方式分为4组,分别使用强支抗和中度支抗、一步和两步滑动法关闭间隙,对其治疗前后X线投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论是强支抗还是中度支抗,两步法与一步法支抗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使用强支抗组磨牙近移量少,支抗丧失少(P<0.05).结论:使用一步法或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上颌第一磨牙前移量无显著差异.强支抗引起的磨牙近移量少于中度支抗.
-
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效果的临床分析
青少年、成人因牙列严重错颌畸形在矫治时需要强支抗,以达到拔牙间隙为前牙列充分利用,常需要对后磨牙进行强支抗,采用传统强支抗措施和附件固定,往往因各种因素仍然导致支抗丧失或部分丧失.而微种植体支抗在牙颌畸形矫治中的应用实现了支抗的完全控制,拓宽了正畸的治疗范围,在对支抗控制要求较高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自2008年开始采用微种植体植入相应牙位间骨内,以微种植体承受牙列移动的支抗,用此方法完成拔牙矫正错颌63例,其中有些病例未达到预期效果,就其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