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1d头低位卧床期间心功能的变化及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的影响

    作者: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姜世忠;乔宗林

    目的 观察21 d头低位卧床期间被试者心功能的变化及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LBNP)的影响。 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BNP组,每组6人,均参加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对照组在卧床期间不做任何处理,LBNP组在卧床后一周,每天进行1 h、-4.0 kPa的下体负压锻炼。测量心脏收缩和泵血功能等指标。 结果 在卧床期间,两组的心输出量、心指数及每搏输出量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或有降低趋势,射血前期(PEP)均显著延长,总外周阻力、等容收缩时间/左室射血时间(LVET)、PEP/LVET均显著升高或有升高趋势,起床后第2天基本恢复。LBNP组PEP和PEP/LVET在第21天及起床后第2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结论 21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在21 d头低位卧床的后一周进行下体负压锻炼,不能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引起的心脏泵血和收缩功能的降低,但对提高立位耐力有利

  • 低氧、气功对抗模拟失重后立位中心脏节律变化的观察

    作者:张宝兰;宋孔智;张静雪;谢俊水;王承珉

    目的探讨新的对抗失重措施.方法 15名、年龄19~22岁的健康男性青年为被试者.头低位-6°卧床(-6°HDBR )模拟失重,持续21 d.实验分对照组(单纯卧床)、低氧组(卧床+低氧 )和气功组(卧床+气功) .低氧组卧床期间每人每天吸两次低氧,每次20 min.气功组卧床中每天练功三次,每次45 min.三组卧床前、后进行20 min +75°的立位实验.结果三组被试者在卧床前立位中的心电图未发生明显变化,心律正常.卧床21 d后立位实验中对照组2人出现房性和窦性心律紊乱;气功组2人出现结性心律紊乱.低氧组所有人均未发生心律紊乱.结论低氧对抗卧床后立位耐立降低效果较好.

  •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

    作者: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郝卫亚;吴兴裕

    总结了近年来本实验室有关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讨论了模拟失重致立位耐力不良的机理可能与心血管功能降低、脑血流降低及内分泌改变等有关,以及采用数学模型方法探讨失重致立位耐力降低机制的作用意义.重点论述了下体负压对抗方案问题.

  • 7天-6°头低位卧床中下肢顺应性的变化及双下肢静脉加压套带的影响

    作者:梁文彬;姜世忠;蒋昌林;谈诚;杨明浩;古华光;黄大威

    目的通过研究模拟失重情况下下肢顺应性的变化及双下肢静脉加压套带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下降的机理和静脉加压套带防护作用的机理. 方法 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两次7 d-6°头低位卧床试验.第一次试验时3名受试者卧床中使用双下肢加压充气套带,压力40 mm Hg,每天8:00~20:00使用12 h;另3名受试者不使用任何对抗措施.第二次试验时两组受试者互换.在卧床前和卧床第7 d进行的立位试验中测量了受试者右侧小腿截面积的变化;在卧床前、第6 d和起床后第2 d应用静脉阻断法测量了在阻断压力分别为20、30、50、70和80 mm Hg时受试者右侧小腿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立位试验和静脉阻断法中较高阻断压力时,卧床后对照组下肢顺应性明显增加(立位10 min时,P<0.05),而套带组有下降趋势. 结论下肢顺应性的增加可能是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双下肢加压套带阻止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的下降,部分是通过阻止下肢顺应性的增加而实现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