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射频消融技术在胆囊癌肝浸润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珂;高春芳;何伟华;孙高斌;房月明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在胆囊癌肝浸润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9年8月入院的胆囊癌肝浸润患者34例,分为外科手术组和射频消融组.20例外科手术组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加肝楔形切除术,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3~76岁,平均69.0岁.14例射频消融组患者行外科开腹射频消融术,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4~78岁,平均71.5岁.术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外科手术组1年生存率为14/20,射频消融组1年生存为8/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有无差异还在进一步随访观察中.外科手术组术后发热19例,恶心呕吐13例,腹腔出血3例,胆道损伤3例,胆漏2例;射频消融组术后发热11例,轻度恶心呕吐8例,胆囊床周边少量积血2例,无腹腔出血、胆道损伤、胆漏发生.两组在术后发热、恶性呕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腹腔出血、胆道损伤、胆汁漏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腹射频消融技术可用于外科治疗胆囊癌伴肝浸润,且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纯外科手术.

  • 胆管癌术前分期及肝脏胆囊浸润的超声诊断探讨

    作者:庄英军

    为了进一步探讨应用超声诊断胆管癌对周围组织脏器侵及的可行性,我们对中上段胆管癌肝浸润(55例)、胆囊浸润(5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确定了肝浸润的四个程度:未受侵Li(一),可疑受侵Li(±),受侵Li(+),明显受侵L i(++);胆囊受侵亦分为四个程度;未受侵G i(一),可疑受侵G i(±),受侵G i(+),明显受侵G i(++ ).根据此标准,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总的正确率分别为74%、77%,其中Li(++)及Gi(++)均得到正确诊断;同时讨论了胆囊大小的临床意义,认为胆囊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梗阻部位及胆囊受侵的唯一依据;并分析了超声诊断胆囊受侵假阳性较高的主要原因.总之,超声对于判断胆管癌侵及周围组织脏器有价值,为术前分期提供了依据.

  • 胆囊癌肝脏浸润的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

    作者:韩舒;陈望;王厚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肝浸润的CT图像特点.结果 27例病例中确诊21例,漏诊6例,.肝脏受侵CT主要表现为癌肿与肝脏分界不清或消失,和/或邻近肝脏内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呈不规则明显或中度强化,强化常不均匀.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胆囊癌肝脏浸润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胆囊癌肝浸润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作者:罗光慧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胆囊癌肝浸润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 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癌肝浸润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螺旋CT对其进行检查,将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并将总结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多层螺旋CT检查,在这32例患者中,确诊患有胆囊癌肝浸润的患者有29例,发生漏诊的患者有3例.胆囊癌肝浸润的CT表现主要是癌肿与肝脏分界不清或消失,和(或)邻近肝脏内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影,且呈不规则的明显或中度强化,强化常不均匀.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胆囊癌肝浸润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明确胆囊癌是否侵犯肝脏、胆囊癌向周围扩散的程度及是否侵犯邻近组织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胆囊癌肝浸润的首选检测方法.

  • 胆囊癌肝浸润的CT诊断(附25例与B超对照分析)

    作者:崔延安;周钟珩;黄海青;李麟荪

    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价值,并与B超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B超及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胆囊癌肝浸润的CT表现.结果:25例胆囊癌肝浸润的病例中有21例CT作出了正确的的诊断,大部分病例CT表现为胆囊癌肿与肝分界不清,邻近肝脏处出现不规则的低密度区,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而B超仅对其中的11例诊断准确.结论:CT对胆囊癌肝浸润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明显优于B超(P<0.005).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