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1的表达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昆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t-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t=2.33~6.35,t=4.14~20.61,P<0.01~P<0.05),随时间延长,bFGFR、Flt-1表达逐渐增高,但14 d时仍稍低于正常组(t=2.33~4.17,P<0.05~P<0.01);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表达与Flt-1表达呈正相关(r=0.5533,P<0.05).结论6.0 Gy 60Co γ射线可损伤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1的表达,进一步说明辐射所致骨髓微环境损伤与骨髓组织中bFGF、VEGE表达异常有关.
-
COX-2和BFGF、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中的COX-2、BFGF、BFGFR表达.结果 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69.3%、65.3%.而增生性息肉的表达率分别为30.0%、40.0%、35.0%.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组织与增生性息肉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BFGF、BFGFR在大肠癌中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与BFGFR无相关性(P>0.05),但COX-2与BFGF,BFGF与BFGFR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BFGFR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COX-2与BFGFR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作用因子,但COX-2与BFGF,BFGF与BFGFR可能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
大肠癌和大肠腺瘤COX-2和BFGF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COX-2和BFGFR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20例正常大肠黏膜标本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结果 COX-2、BF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2%和65.3%,COX-2、BFGFR在腺瘤性息肉的表达率为52.0%和60.0%,COX-2、BFGFR在肠癌组织与腺瘤性息肉中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COX-2、BFGFR.COX-2、BFGFR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组织中COX-2、BFGFR表达两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X-2、BFGFR在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增高,在大肠腺瘤恶变及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BFGFR表达无相关性.
-
王不留行黄酮苷激活bFGFR及下游通路促进创伤愈合机制研究
目的 考察王不留行黄酮苷促创伤愈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SD大鼠皮肤开放性创伤模型,创伤部位分别涂抹0.02 g空白软膏剂基质(模型组)、0.02 g含0.1%王不留行黄酮苷的软膏剂(王不留行黄酮苷组)、0.02 g美宝润湿烧伤膏(阳性药).观察创伤愈合速率,并取创伤部位皮肤制作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p-bFGF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p-VEGFR)、CD31、p-Akt、p-Erk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Er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bFGFR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创伤后3、6、9d,王不留行黄酮苷组显著促进开放性创伤愈合(P<0.05、0.01);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模型组比较,王不留行黄酮苷组中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大量增殖,炎症细胞增殖减少,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王不留行黄酮苷组内皮细胞膜受体中bFGFR的磷酸化程度明显升高(P<0.05、0.01),p-VEGFR磷酸化程度无明显变化,PI3K/Akt与MAPK/Erk信号通路的节点蛋白Akt和Erk磷酸化程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王不留行黄酮苷促进开放性创伤愈合,机制可能与激活bFGFR及其下游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BF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PTC 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组织标本行BFGF、BFGFR表达研究.结果 BFGF及BFGFR阳性表达率在PTC组织中分别为72.5% (58/80)及70.0% (56/8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均为0.0% (0/10),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FGF及BFGFR在PTC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UICC定义的肿瘤分期相关(P<0.05);BFGF及BF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0,P=0.003).结论 BFGF与BFGFR在PTC中呈高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无表达;2者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UICC定义的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
-
HIF-1和BFGF、BFGFR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HIF-1α、BFGF、BFGFR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0例手术切除的大肠腺癌及癌旁组织,2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HIF-1α、BFGF、BFGFR表达.结果 HIF-1α、BFGF、BFGFR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65.0%、58.3%.而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10.0%、13.3%、11.7%.HIF-1、BFGF、BFGFR在大肠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HIF-1α、BFGF、BFGFR.HIF-1α、BFGF、BFGFR在大肠腺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BFGF与BFGFR具有两两相关性(P<0.05).结论 大肠腺癌组织中的HIF-1α、BFGF、BFGFR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大肠腺癌的预后有关;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HIF-1α、BFGF与BFGFR可能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