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压监护在临床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意义

    作者:王迪;孟伟;张文辉

    目的 研究探讨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 69例伤后24 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无手术指征,随机分为颅内压监护治疗组34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传统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颅内压持续监护,用美国产Merquette监护仪进行4~7 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5例):进行脱水、止血、防治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颅内压>40 mm Hg或入院后颅内压很快进行性增高,行头颅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移位明显,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颅内压监护中发现达中度增高(20~40 mm Hg),头颅CT检查示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平稳好转.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行颅内压监测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 中型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研究

    作者:郑杏斌;张玲利;李生彦;黄思兴

    目的:探讨中型颅脑损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方法:对14例中型颅脑损伤伤者进行BAEP检测和分级评估.结果:中型颅脑损伤伤者BAEP的异常率为85.7%,其中脑干段电反应异常率达71.4%;BAEP的分级以Ⅲ级为主.结论:中型颅脑损伤伤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

  • 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段秀梅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注射液改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吡拉西坦组给予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奥拉西坦组给予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及药物安全性等情况.结果 奥拉西坦组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吡拉西坦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测评分(MMSE评分)高于吡拉西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拉西坦组与吡拉西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在有效保护脑组织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中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贵聪;邝仰东;徐云森;张喜;张亮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中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2分)为中型颅脑损伤,选取8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症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中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行为能力.

  • 赖氨酸治疗中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晓伟;王志超

    目的:观察赖氨酸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8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GCS评分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赖氨酸能明显改善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症状.结论:赖氨酸对治疗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

  • 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梁亮;梁新强;陈慧溪;蒋广元;刘克勤

    目的:探讨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3例,女12例,GCS评分9~12分。保守治疗53例,手术治疗12例。结果:65例患者恢复良好47例,中残8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GCS评分与影像学表现的病情严重程度常不相符,动态GCS评分结合CT表现,加强早期监护,可准确地判断伤情变化趋势,改善患者预后。

  • 颅内压监护在急性中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蔡新国

    目的 研究急性巾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 伤后24 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分为颅内压监护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组36例.结果 颅内压监护组35例,其中治愈14例,轻残13例,中残7例,重残1例.常规治疗组36例,其中治愈10例,轻残9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死亡1例;颅内压监护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U=1.96,P<0.05).结论 对中型颅脑损伤行颅内压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颅内压监护在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李增惠;只达石;张赛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产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7 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等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ICP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ICP>40 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监护中发现达中度增高(20~40mmHg),CT检查提示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平稳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颅脑损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韦桂源;黄华东;罗起胜;符黄德;李传玉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3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作为A组和B组,运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不同时段(发病后1 d、7 d、14 d)血清中TNF-α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组和B组TNF-α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两组在发病后1 d已明显升高,7 d达高峰,14 d时又明显下降,但仍比对照组增高,而且TNF-α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TNF-α的动态变化能较准确地反映颅脑损伤的程度,而且简单易行,是评价重型颅脑损伤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中型颅脑损伤脑干诱发电位的研究

    作者:郑杏斌;李生彦;黄思兴

    目的 探讨中型颅脑损伤脑干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方法 对14例中型颅脑损伤者进行BAEP检测和分级评估.结果 中型颅脑损伤者BAEP的异常率为85.7%,其中脑干段电反应异常率达71.4%;BAEP的分级以Ⅲ级为主.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

  • 颅内压监护在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蔡新国;左积文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7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ICP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ICP>40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中等增高(20~40mmHg)CT检查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颅内压监护在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蔡新国;左积文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 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7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 ICP监护治疗组出现三例ICP>40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中等增高(20~40mmHg)CT检查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