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解表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解表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方面,运用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且相比于常规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好.
-
合理用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比使用小儿解表颗粒与抗生素同时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儿解表颗粒组60例)和对照组(抗生素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而且治疗组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优于抗生素,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
用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儿分为抗生素组和小儿解表颗粒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为抗生素组患儿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小儿解表颗粒组患儿使用小儿解表颗粒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症状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小儿解表颗粒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抗生素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儿解表颗粒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抗生素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症状,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效果 -
小儿解表颗粒中连翘苷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tm),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连翘苷线性范围为5.06~81.04 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0%,RSD=1.3%(n=6).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
-
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大豆苷、升麻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XDB -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采用变换波长法。结果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大豆苷分别在0.05146~1.0292μg、0.02470~0.4940μg、0.05057~1.0114μg、0.008292~0.1658μg 范围内与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77%~99.98%范围内,RSD 均小于2.00%。结论该方法准确高,重复性好,为小儿解表颗粒更好的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
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小儿解表颗粒质量标准.方法:对小儿解表颗粒中的牛黄作TLC鉴别,用HPLC对金银花所含绿原酸作了含量测定.结果:TLC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004~0.127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98.0%,RSD为1.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小儿解表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8种成分的含量及主成分分析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大豆苷、升麻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采用变换波长法.结果: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大豆苷、升麻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进样量分别在0.047 86~0.957 1 μg,0.002 707~0.541 4μg,0.005 024~1.004 8 μg,0.008 400~0.016 40 μg,0.006 017~0.120 3 μg,0.310 8~6.216 μg,0.008 512~0.170 2 μg,0.008 304~0.166 0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81%~100.2%范围内,RSD均小于1.6%,PCA可将3个厂家分开,但A、B两厂更为接近.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小儿解表颗粒全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HPLC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金银花及单味金银花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250mm×4.6mm,5μm), 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327nm,以外标法测定金银花药材及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绿原酸在11.2~134.4μg*mL-1内呈线性关系.绿原酸在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n=5)为99.18%(RSD=0.60%).结论 该方法 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牛蒡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牛蒡苷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 (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甲醇(40∶ 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nm.结果:牛蒡苷在12.16 ~ 291.8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3%.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
-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AURI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体温及伴随证候的变化,评价小儿解热颗粒对小儿AURI的退热作用及综合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小儿解表颗粒,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患儿少坚持服用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t=21.51,P<0.05)、鼻塞流涕好转时间(t=18.33,P<0.05)、咽痛消退时间(t=16.71,P<0.05)、止咳缓解时间(t=19.84,P<0.05)均短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解表颗粒退热作用稳定持久,且能有效改善鼻塞流涕、咽喉肿痛、止咳等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临床作用优于常规西药利巴韦林颗粒.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 小儿解表颗粒 临床疗效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进样量10μL.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1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86%(n=9).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小儿解表颗粒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小儿解表颗粒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及其抗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模型观察解热作用;小鼠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观察抗炎作用;ELISA法检测小儿解表颗粒对大鼠血清的细胞因子含量IL-1β、IL-6、IL-10的影响.结果:①解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小儿解表3.36g/kg、1.68g/kg组分别在2h、5.5h时对发热家兔体温表现出抑制作用,且3.36g/kg、1.68g/kg组在5.5h降温效果优于布洛芬组.②镇痛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小儿解表9.6g/kg、2.4g/kg组分别在1.5h、3h痛阈提高百分率有显著增加.③抗炎实验:与模型组相比,15.36g/kg、7.68g/kg组分别在3~4h对大鼠足肿胀作用呈明显抑制作用;而与布洛芬组相比,15.36g/kg、7.68g/kg组均无显著差异.④ELISA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小儿解表15.36g/kg、7.68g/kg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表达量明显降低,15.36g/kg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表达量明显降低;15.36g/kg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0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小儿解表颗粒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的水平和上调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
小儿解表颗粒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小儿解表颗粒在体外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和在小鼠体内的抗甲型流感病毒(IAV)作用.方法 先测定小儿解表颗粒对Hep-2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及大无毒浓度(TC0),并用TC0浓度下的药物进行体外抗RSV实验,以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选择指数(SI)来评价小儿解表颗粒的抗RSV作用.用昆明种小鼠进行体内抗IAV试验,分别采用8、4、2 g·kg-1药物浓度进行试验,以死亡保护率和平均生存天数等指标来评价小儿解表颗粒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 小儿解表颗粒具有抑制RSV的作用,其IC50=5.00 mg·mL-1,SI =8.00.小儿解表颗粒高、中剂量具抗IAV作用,其小显效剂量为4 g·kg-1,与阳性药利巴韦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解表颗粒具有体外抗RSV的作用;8、4g·kg-1小儿解表颗粒对昆明种小鼠具抗IAV的作用.
-
HPLC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儿解表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ICHROMA C18柱(4.6mm×250mm,5 μm)为分离柱,以甲醇-水-磷酸(50:50:0.2)为流动相,280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芩背在10.02~50.10μg范周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1.2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