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同时测定大黄配伍药对中7个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

    作者:庞婷;谢臻;陈勇;李耀华;温美溶;杨春妹;麦蓝尹;邓丽红

    目的:研究大黄配伍药对后大黄中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番泻苷A及番泻苷B的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mon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 min-,检测波长256 nm.结果:大黄及大黄药对的7个蒽醌类化合物的7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大黄及大黄药对的精密度RSD均小于3.0%;加样回收率为94.54%~103.1%.大黄各药对配伍后7个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单味大黄比较,大黄桃仁、大黄牡丹及大黄甘遂组的番泻苷B、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含量均升高,大黄枳实、大黄黄连组的番泻苷A、大黄素的含量均降低,其中降幅大的是大黄黄连组,且大黄黄连组的大黄酚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大黄配伍药对后会引起葸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其机制可能与配伍引起的大黄蒽醌类化合物溶出量变化及药对的相使相须作用有关,且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大黄的功效存在共性关系.

  • 仲景方大黄药对应用研究

    作者:王付

    目前大多数重视研究单味药与成方,而忽视药对研究,药对是研究单味药的提高,是研究方剂的结构单元.本文以经方大黄药对为例,探讨大黄药对的配伍、用量及临床应用等,并为临床扩大大黄药对应用范围提供有益的借鉴.

  • 大黄配伍药对的蒽醌含量及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变化研究

    作者:麦蓝尹;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目的 研究大黄五个药对即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大黄甘遂配伍后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含量变化并用紫外谱线组图谱分析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水提液经环己烷、氯仿及正丁醇三种有机溶剂萃取后萃取液蒽醌类成分的紫外吸收谱图变化.结果 大黄各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大黄桃仁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与大黄甘遂组总蒽醌及结合蒽醌提取率均升高,其余各组均使蒽醌类成分含量降低,其中降幅大的是大黄黄连组.紫外谱线组图谱在宏观上反映了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总效应变化.结论 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大都会引起蒽醌类成分含量的降低,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黄的功效作用存在共性关系.

  • 大黄药对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玉和

    以大黄药对为主组方,治疗8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重点突出药对的配伍特点、用药特点及临床运用规律,并引入一些相关的近代研究成果及作者治验体会,是目前临床上较具优势的中医药治法.

  • 大黄配伍药对的泻下作用变化及其共性关系研究

    作者:庞婷;谢臻;陈勇;胡瑶瑶;张丽霞;麦蓝尹;邓丽红

    目的:研究大黄配伍药后对其泻下作用的变化及其共性关系.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果导组及大黄药对组(15 g·kg-1、7.5 g·kg-1,以大黄生药计),按10 mL·kg-1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酚红糊排空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e活性实验,比较大黄配伍药对对大鼠的正常泻下作用、酚红糊肠推进功能、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e活性.结果:大黄与药对配伍后泻下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黄、大黄牡丹及大黄桃仁15 g·kg-1剂量组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泻下作用、促进肠推进功能、提高炭末推进率及抑制Na+-K+-ATPase活性,表明其泻下作用有显著差异;且与大黄组比较,大黄桃仁及大黄牡丹配伍后的泻下作用有差异,其中泻下作用显著的是大黄牡丹组.结论:大黄与牡丹、桃仁、甘遂配伍可促进其泻下作用,与枳实、黄连配伍则可抑制其泻下作用,这可能与配伍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及药对间的相使相须作用有关.

  • 大黄配伍药对的泻火作用变化及其共性关系研究

    作者:庞婷;谢臻;陈勇;麦蓝尹;邓丽红

    目的:研究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大黄甘遂5个药对配伍后大黄泻火作用的变化及其共性关系.方法:将9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大黄组、大黄枳实组、大黄黄连组、大黄牡丹组、大黄桃仁组、大黄甘遂组,每组10只.大黄组及大黄药对组(大黄生药量为15g/kg)按10ml/kg的容量给药3d后,于第4d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及干酵母复制大鼠发热模型,0.5 h后分别灌胃给药,观察比较各大鼠给药后7h内的体温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各药对配伍后其泻火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大黄组、大黄黄连组对内毒素及干酵母所致的发热具有显著退热作用;且与大黄组比较,大黄黄连组对内毒素及干酵母所致的发热具有更显著的退热作用.结论:大黄药对配伍后其泻火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大黄黄连组的泻火作用强,与大量文献报道的大黄药对配伍后蒽醌类成分的变化相对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