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高危儿中的信度研究

    作者:蔡霞

    目的 探讨A1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在高危儿中使用时的组内信度及组间信度.方法 50例高危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月龄段的不同分为月龄<4个月组(12例)、月龄5~8个月组(11例)、月龄9~12个月组(15例)、月龄13~15个月组(12例)通过A、B、C 3位评估者进行AIMS评分评估,观察四组婴儿组间信度、组内信度等情况.结果 组间信度比较总体内部相关系数(ICC)=0.986,各个月龄组ICC分布在0.968~0.986,组内信度研究中评估者B、C取得的总体ICC分别为0.986、0.982.结论 高危婴儿的运动及发育水平运用AIMS进行评估具有较好信度.

  • 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杨明杰;刁为英

    目的 探讨对高危儿有效的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把高危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照鲍氏早期教育资料制定干预计划,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指导干预.对照组按儿保常规进行系统管理, 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结果 实验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是可行的,早期干预能否有利于促进高危儿的智力恢复与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早期干预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鸣

    目的 分析早期干预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围生期高危儿作为研究组,35例正常分娩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常规组,对常规组新生儿实施基础健康训练与指导,对研究组围生期高危儿则采取早期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情况.结果 出生时,研究组NBNA评分(31.62±3.14)分明显低于常规组(38.52±1.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研究组NBNA评分(37.56±1.67)分有大幅度提升,但与常规组(39.28±1.46)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研究组NBNA评分(39.92±1.73)分非常接近正常水平,且与常规组(40.00±1.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生期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能够较好地促进患儿神经发育,有效防治脑损伤,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袁红;毛美玲;杨世娥;张玉红;王晓燕;吴菁菁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定期GMs质量评估,对异常结果进行专业指导、家庭和住院康复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扭动运动阶段GMs16.28%为DA,37.21%为MA,经过早期干预,不安运动阶段GMs有6.98%为DA,2.91%为MA,两阶段异常G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2月龄后诊断脑瘫3例,均为轻度。回顾性分析脑瘫患儿扭动和不安运动阶段GMs均为异常,且均有F-。不安运动阶段GMs继续表现为显著异常5例次,发展为脑瘫3例(60%)。结论GMs质量评估可作为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常规筛查、指导治疗的工具。方法简便、非侵入性,家长依丛性高,非常适于推广。

  • 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高危儿的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何东洋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2亿人,其中至少有40%来源于母婴传播[1],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HBsAg携带者,而且还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04年起对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乙肝高危儿)采取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获得满意效果,并与2004年前我院单用乙肝疫苗注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峰;廖敏;张琪;陈福建;刘诗贤;李波

    目的:观察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的脑损伤高危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脑损伤高危儿120例,年龄小于6个月,均为Vojta姿势反射5项以下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将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A组患儿采用医院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B组患儿接受医院干预治疗;C组患儿接受常规家庭干预治疗。观察期限半年,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治疗后,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Vojta姿势反射5项以下阳性脑损伤高危儿进行医院个体化指导家庭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其整体发育水平。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监护和处理

    作者:郑永丽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窒息占较重要的位置,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工作固然重要,但复苏好转后的新生儿仍应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监护,切不能掉以轻心.所有窒息后的新生儿均应列为高危儿,有条件均应收入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内监护治疗.

  •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效果分析

    作者:傅燕青;覃肖丽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分析预防保健所和西乡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危儿86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非早期干预组)36例和观察组(早期干预组)50例。结果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MDI和P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在高危儿应用可以明显的提高行为发育商,改善其智力水平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

    作者:孙玉竹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波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损伤高危儿按患儿家长意愿划分,干预组完成临床医学治疗后,积极参与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育儿方式,于6、12、24月龄时均由专人定期进行智能测定.结果 干预组在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高于对照组14.69、9.82分;干预组智能异常率15.09%,明显低于对照组40.9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8.1659,P<0.01).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围产期脑损伤患儿努力及运动发育,是改善预后,减少伤残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 全身运动评估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武玮;张巍

    由于围生医学和急救学水平的发展,围生儿死亡率降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高危儿的存活率逐渐增加,因此早期准确地预测各种异常神经发育结局,例如脑瘫、多动症、行为发育异常等十分重要.长期以来运用的传统神经系统检查法,如颅脑超声、脑电图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费用高、程序复杂、预测神经系统结局价值低的问题.

  • 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病因分析

    作者:胡劲涛;谢宗德;陈平洋;曹甜;王涛;贺晓日;吴丽元;薄涛;刘嘉

    听力损伤是常见的一种出生缺陷,国内外研究显示,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4%,因此对这部分新生儿进行听力检查尤为重要.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听力障碍可影响患儿的言语-语言、认知及情感的发育,但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早干预治疗,则可使该部分患儿获得与其发育年龄相当的言语能力.探讨高危儿的听力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病因,有助于为防治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

  • 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

    作者:赵菁;张璐璐;张旭文

    目的 探讨有出生高危因素小儿规范管理模式及早期干预下对其智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2016年河北区管辖高危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出生12个月之内于高危儿门诊随访给予指导≥3次者为研究组、<3次者为对照组.建立三级管理制度,设立高危儿门诊,定期给予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定期随访评估.结果 12个月时,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研究组5个功能区及总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应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及高危儿门诊,对高危儿进行长期随访,以帮助高危儿在出生后及时得到干预,提高智能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

  • 母乳库母乳的质量检测

    作者:曹颖

    目的为达到高危新生儿和出生后1~2 d母乳不足的新生儿采用母乳库母乳喂养的要求,对母乳质量进行检测,探讨母乳库的消毒和保存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8位产妇乳汁共152份进行巴氏消毒前、后细菌检测,30份进行消毒前、后SIgA、IgG的检测,母乳库储存.结果收集乳汁消毒前细菌合格率为23.0%,消毒后可达99.3%,低温储存合格率仍不降低.乳汁经消毒SIgA、IgG虽有少量破坏,但不影响新生儿的需要.高危儿和母婴同室第1~2天母乳不足的新生儿共127例,152人次食用母乳库母乳,均未发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亦无皮疹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简易母乳库的消毒程序和保存方法是可行的,乳汁中仍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 6月龄儿童709例DDST筛查结果的分析

    作者:李俊芳

    目的:通过对瑞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月小儿进行DDST筛查,特别是高危儿,筛查出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小儿在发育上可能有问题的儿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发育落后的患儿,以便早期干预,将其智力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丹佛儿童发育筛查进行筛查。结果709例婴儿做了DDST筛查,其中608例正常婴儿DDST筛查结果分析正常的589例(96.88%),可疑的12例(1.97%),异常的7例(1.15%)。高危儿101例,DDST筛查结果分析正常89例(88.12%),可疑的7例(6.93%),异常的5例(4.95%)。结论 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发育迟缓儿童,特别是高危儿,以便早期干预,对基层儿保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与护理

    作者:张荣洁

    目的:探讨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护理的意义.方法:对62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抚触、按摩、婴儿体操、精细动作训练、粗大运动训练、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训练,有异常者及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62例患儿显效33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4%,无效8.06%.结论:早期干预、综合训练、正确家庭康复指导和护理对脑损伤高危儿疗效显著.

  •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

    作者:罗婵;周凯泳;梁妮

    目的:探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科转运的981例高危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转运管理;2015年1~12月转运的1067例高危儿设为试验组,实施安全转运程序管理.观察两组患儿转运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效果、患儿家属对转运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显著降低了转运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高危儿的转运质量,对终提高转运成功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共情护理对高危儿家长随访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芦玮玮;卢林阳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高危儿家长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其对高危儿家长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 2012年4月来我院随访的60例高危儿家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家长共情心理护理,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对家长进行心理指导.比较1年内两组高危儿来院随访的次数及两组家长对早期干预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高危患儿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危儿家长进行共情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家长对随访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早期干预的效果.

  • Vojta疗法在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席音音;席(嫚)子

    目的 探析Vojta疗法在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院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64例高危患儿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根据患儿入院单号、双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Vojta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脑瘫发生率分别是93.75%和3.13%,对照组分别是75.00%和18.7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运动发育商(TMQ)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及粗大运动发育商(G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MQ、FMQ及GMQ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期间,应用Vojta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患儿身体症状,降低脑瘫发生率,同时有助于促进TMQ、FMQ及GMQ评分的提高.

  •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陈爱宏;何慧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566 条记录 6/29 页 « 12345678...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