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素酶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孙永福;王凤山

    目的 综述肝素酶及其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文献对近年来肝素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与结论 肝素酶在医药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了解肝素酶的结构性质,优化肝素酶的发酵生产条件以及对重组肝素酶的研究对进一步拓宽素酶的生产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肝素酶的发酵工艺研究

    作者:田永辉;冯军;赵文杰

    优化了发酵培养肝素黄杆菌生产肝素酶的半合成培养基配方,种子液种龄48h,接种量10%,装量90ml/(750ml摇瓶),25℃培养32h.采用该优化方案,肝素酶的发酵水平可达1768u/L,较合成发酵培养基提高52%.

  • CaCO3促进肝素黄杆菌产肝素酶机理的研究

    作者:马小来;袁勤生

    研究了CaCO3促进肝素黄杆菌产肝素酶的机理.结果显示,CaCO3除具调节pH的作用外,其分解产物Ca2+对产酶有促进作用,而CO32-则刺激菌体生长.研究还表明,肝素黄杆菌发酵产肝素酶的佳pH在6.2左右.

  • 肝素黄杆菌的明胶固定化

    作者:王文荟;何书英

    研究以明胶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肝素黄杆菌的方法,并考察其固定化条件和酶学性质.论文对肝素黄杆菌细胞进行了缺壁处理,通过对明胶浓度、戊二醛浓度等条件的筛选和研究,确定了制备固定化肝素黄杆菌的佳条件.此外,还对固定化细胞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温度、pH等因子对固定化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浓度15%、戊二醛浓度1.0%、1 mL明胶溶液固定0.3g细胞,是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细胞的适温度37℃,适pH7.0,其酸碱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综上所述,肝素黄杆菌在佳条件下固定化后,具有较好的温度、酸碱、操作和贮藏稳定性.

  • 肝素黄杆菌肝素酶性质的研究

    作者:马小来;袁勤生

    目的 研究肝素酶Ⅰ的理化性质.方法 测定肝素酶Ⅰ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紫外吸收光谱、N端序列,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酶活性和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103,等电点为8.5.N端序列不能测到.酶的适催化条件为:温度45℃,pH 6.4~7.0,离子强度150 mmol/L.酶在35℃以上极易失活,在pH 7~11之间基本稳定.该酶的大紫外吸收位于280 nm.H2O2(1 mmol/L,10 mmol/L),NaN3(10 mmol/L,100 mmol/L),乙腈(1%,1 0%),1 mol/L盐酸胍和1 mol/L尿素对酶的活性无影响;1%SDS,4 mol/L盐酸胍和4 mol/L尿素则使酶完全失活;CaCl2和MgCl2是该酶的激活剂,FeCl2则对该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通过实验,测定了肝素酶Ⅰ的主要理化性质.

  • 肝素黄杆菌菌种保存方法的研究

    作者:马小来;姚君斐;袁勤生

    目的研究多种糖类对肝素黄杆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保藏菌种的方法.方法将多种糖类加入黄杆菌悬液,观察冷冻、冷藏、冷冻干燥过程中肝素黄杆菌的存活率,并将海藻糖和甘露醇添加进斜面固体培养基,观察菌种的有效保藏时间.结果糖类的加入明显提高了肝素黄杆菌菌种保存的存活率,其中以海藻糖和甘露醇效果佳.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2%海藻糖或2%甘露醇可使菌株斜面冷藏保存时间延长2周.

  • 肝素黄杆菌肝素酶Ⅰ的纯化

    作者:马小来;苑继明;袁勤生

    目的研究肝素黄杆菌素酶Ⅰ的纯化方法.方法在中性低离子强度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肝素酶能分别与DEAE和CM离子柱结合.基于此现象,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肝素酶纯化工艺.结果粗酶液通过羟基磷灰石吸附-解吸附处理、DEAE-FF柱层析、CM-纤维素柱层析可获得电泳纯的肝素酶Ⅰ.其比活为70.18U/mg蛋白,纯化倍数为159.5,酶活回收率13.4%.结论此纯化工艺比较简单,可获得电泳纯的肝素酶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