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内侧核升压机制参与中央杏仁核升压反应

    作者:吴金胜;顾蕴辉;李利生;吕贻春

    目的:分析中央杏仁核(nucleus amygdaloideus centralis, AC)升压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注射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谷氨酸兴奋AC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α-Helical CRF [9-41] ( α-H CRF, CRF拮抗剂) 或 [ D-Pro2, D-Phe7, D-Trp9 ]-P物质(DPDPDT,SP拮抗剂)分别注入双侧腹内侧核(nucleus ventromedialis, NVM),室旁核(nucleus paraventricularis, NPV)或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RVL)衰减.结论:结合作者其他工作已证明腹内侧核升压反应是通过背内侧核作用于NPV和RVL实现的,各环节都有CRF和SP参与,此工作结果进一步表明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升压机制是AC升压反应中枢机制的一部分,CRF和SP是该神经通路中的递质.

  • 电针内关穴后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及白细胞介素1的变化

    作者:涂乾;王华;王亚文;吴绪平

    目的:观察电针刺内关穴后下丘脑室旁核及该区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6于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实验室完成.选取8~12月龄大耳白家兔5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下丘脑室旁核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假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下丘脑室旁核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组、下丘脑室旁核损毁模型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正常组,共7组,每组8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电图ST段电位的影响;同时观察下丘脑室旁核电解损毁预处理对心电图ST段电位的影响;并且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室旁核内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表达变化.结果:①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下丘脑室旁核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假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ST段回复的时程及幅度显著快于下丘脑室旁核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组(P<0.05).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假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又优于下丘脑室旁核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P<0.05),下丘脑室旁核电解损毁导致家兔出现一过性轻度心肌缺血,下丘脑室旁核预先电解损毁显著降低电针内关穴抗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效应.②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假损毁+急性心肌缺血+电针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①电针内关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电图ST电位,抗急性心肌缺血损伤.②下丘脑室旁核参与内关-心脏相关的中枢通路,损毁室旁核会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电针内关穴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室旁核内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可能参是电针内关作用的中枢效应物质.

  • 中枢一氧化氮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沈毅弘;蔡勇;蓝倩倩;高萱;夏强;虞燕琴

    目的:阐明中枢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兴奋诱发的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电刺激PVN,再合并电刺激对侧腓深神经(deep peroneal nerve,DPN),通过MacLab系统记录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电图及心率曲线.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作SD大鼠脑内微量注射,观察在侧脑室或同侧杏仁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CeA)微量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后,躯体传入冲动对兴奋PVN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结果:电刺激(强度0.1~0.3 mA,频率80 Hz,波宽0.5 ms,持续10 s)一侧PVN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22.88±2.18)mmHg,心率(HR)变化不一,偶伴有早搏.电刺激(强度0.3~0.4 mA,频率4 Hz,波宽0.5 ms,持续5 min)DPN对上述反应有部分抑制作用(P<0.01),DPN对升压的抑制百分比为43.27%.侧脑室注射L-NAME(0.5 mol/L,10 μl)可部分阻断DPN的上述抑制作用,DPN对升压的抑制百分比由47.73% 降到12.49% (P<0.05).杏仁注射L-NAME(2 mol/L,100nl)也削弱刺激DPN对刺激PVN诱发的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DPN对升压的抑制百分比由50.71%下降到25.30% (P<0.05).结论:中枢NO参与DPN传入冲动对PVN中枢性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杏仁有关.

  • 杏仁中央核在下丘脑室旁核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虞燕琴;夏强;张荣宝

    目的:阐明下丘脑室旁核(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lamus,PVN)兴奋后的心血管反应及杏仁中央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CeA)在此心血管反应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或CeA,或用核团内微量注射0.5 mol/L L-谷氨酸(L-SodiumGlutamate,L-Glu)方法.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电图及心率(heart rate,HR).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大鼠PVN电刺激或微量注射L-Glu均诱发升压反应,心率变化不一.待作用消失后,同侧CeA微量注射L-Glu100nl,注射后平均动脉压上升(10.27±1.80)mmHg,心率变化为(-10.66±8.11)次/min.待作用消失后,在CeA微量注射0.02 mol/L的红藻氨酸(KA)100nl,10 min后刺激PVN,血压升高(13.78±3.18)mmHg,较注射KA前削弱了(6.57±1.56)mmHg(P<0.05).结论:PVN兴奋后引起以升压效应为主的心血管反应.杏仁中央核部分介导了其升压反应.

  • 脊髓背柱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途径中的作用

    作者:虞燕琴;夏强;张荣宝

    目的:探讨脊髓背柱(DC)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及对侧腓深神经(DPN),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急性损毁大鼠一侧背柱或损毁后存活5 d,观察DPN传入冲动对兴奋PVN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大鼠的痛反应、肌张力及屈肌反射等.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刺激DPN对刺激PVN诱发的上述反应有抑制作用,MAP上升幅度由单独电刺激PVN时的(3.05±0.29)kPa降为(1.73±0.28)kPa,抑制百分比为43.29%.急性损毁右侧DC后,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效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8.64%和39.97%.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6只损毁DC后5 d的大鼠,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也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反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3.87%和36.86%.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损毁DC后大鼠双侧后肢痛反应无明显改变.结论:DPN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传导途径不通过脊髓背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