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住院患者基于护理结局分类预防跌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黄巧;卢少萍;徐永能;任晓晓;赵雪琴;马慧欣

    目的 基于护理结局分类构建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经过2轮23名专家咨询,确立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9项.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是100%、100%,2轮的专家咨询协调系数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轮专家咨询判断系数为0.91,熟悉系数为0.94,权威系数为0.93.结论 经专家咨询,修改、删除条目,构建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靠,信度较高,为评价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 老年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调查

    作者:韩国将;靳晓琴

    目的 调查某院住院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从某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抽取年龄≥65岁的336例老年患者出院病历,主要依据药品说明书,评价患者住院期间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 发现336例老年住院患者共发生不合理用药48例,占比14.3%,包括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5例、重复给药19例、相互作用19例、用法不正确3例、给药禁忌2例.结论 某院老年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应该引起重视.药品说明书是评价老年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的良好工具,应正确运用.

  • 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检测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作者:胡伟

    目的 探究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86例,对患者的感染指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共检查出115株病原菌,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在检出的病原菌中G-占多数;临床医师主要采用抗菌药物第2、3代头孢类抗生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当重视检测其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缓解抗感染治疗的压力.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管理

    作者:雷红菊;朱娉怡;甄洁洁

    目的 探索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如何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活动主题,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并采取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制度的落实,圈长,圈员定期检查控制、多部门沟通协调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老年住院患着的跌倒发生率从0.14%明显下降到0.05%(x 2=13.26和12.02,P<0.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安全性,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

    作者:管玉贞

    目的 研究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通过采访及问卷调查获得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用药资料以及自我护理行为能力的资料,分别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NYHA心功能等级越高、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越差以及抑郁状态越严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包括身体领域质量和情绪领域质量均存在相关性(P<0.05);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以及住院时间越长,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体以及情绪领域质量评分越低,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服用醛固酮拮抗药、慢性心衰患病时间越长以及工资收入越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体及身体质量就越低,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服用地高辛药物以及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均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总体,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患者身体质量越高,具有相关性(P<0.05);家庭成员人数越多,情绪领域质量越低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患有抑郁症状、NYHA心功能等级较高、收入较低、自我护理能力较差以及心力衰竭患病时间较长,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101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75例伴有抑郁反应(74.3%),24例伴有焦虑(23.8%).原因分析在101例患者当中,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的71例(70.3%),受家庭因素影响的67例(66.3%),担心住院费用的62例(61.4%),疾病知识缺乏的52例(51.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高,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心理支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连丽虹;黄剑施;余妙清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16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IVAP组和PICC组,每组80例.观察比较两组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患者生活质量及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第1个月IVAP组与PICC组的导管留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个月及半年后,IVAP组的导管留置率显著高于PICC组(均P<0.05).②IVAP组的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PICC组(P<0.05).③IVAP组的平均Karnfsky评分显著优于PICC组(P<0.05).④ⅣAP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P<0.05).结论 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给药中,IVAP较之于PICC的留置时间更长,意外拔管率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患者生活质量更优.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徐丹丹;彭德清;陈思仙;芮丽丽

    跌倒在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中位列前三,也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本文从跌倒定义、发生率、危险因素、特征、评估、护理干预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安全,减轻其造成的伤害以及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

  • 老年住院患者革兰氏阳性菌血流感染分析

    作者:吴明娇;秦佳佳;胡玲玲

    目的:对本院老年住院患者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进行相关分析,以降低老年人群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发生率并为临床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来改善其预后.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病原菌分布和基础疾病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1例老年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感染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为老年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基础疾病.结论:积极防治重要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加强病房卫生和基础感染的管理以及建立自己的病原分布和易感数据,是降低血流感染发病率、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袁雯睿;王丽华;邱玉芝

    目的:为了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组成品管圈选择"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为主题,选取2017年1月到12月本院综合内科病房一区50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展开品管圈活动,二病区50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19%,对照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3%,两组相比,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利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患者身体受到伤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黄连秋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规律和特点,以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42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突发AMI情况,总结其发病规律,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42例老年AMI患者每天的6:00~9:00、18:00~21:00是发病高峰期,分别占35.71%、23.81%;51.14%患者在发病6 h后才被察觉和诊断;80.95%患者有典型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发病前患有其他疾病;88.10%有明显诱因;病死率26.19%.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突发心肌梗死其发病高峰的时间段有所不同,发病后发现不够及时,多数患者有典型首发症状,发病前均有其他疾病和明显诱因.应实施预见性护理,及早发现病情,随时做好急救护理.

  •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者:阙秀芳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7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饮食指导、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270例患者血压均能控制在适当水平.结论 做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 可视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行为认知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幼芳;王芳

    目的 探讨可视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行为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老年患者136例,采用可视健康教育方法对其进行预防跌倒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行为相关常识的认知.结果 干预后,老年住院患者的预防跌倒行为的得分高,其中在取物时请人帮忙、使用助行器、夜间留夜灯、进行跌倒自我评估等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可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行为的认知水平.

  • 141例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调查分析

    作者:黄连秋;李勇强;刘文伟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患病情况,探讨老年疾病医疗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制作并发放调查表,要求住院老年患者填写,收回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1名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80.3岁,罹患10类37种疾病,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疾病患者占77.30%;疾病大类患病率为肿瘤2.13%、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29.79%,神经系统疾病43.97%,循环系统疾病98.58%,呼吸系统疾病9.93%,消化系统疾病26%,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14.89%,泌尿生殖器官疾病9.22%;患病率居前5位病种为高血压病(53.19%)、冠心病(40.43%)、糖尿病(28.37%)、脑动脉硬化(19.15%)、脑梗死(17.73%). 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罹患的疾病类别多、病种多,合并症多,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高,应突出重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干预措施.

  • 老年呼吸疾病住院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杨子林;陈键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7年期间住院的3719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分离所有SMA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的SMA,并检测其耐药性、整合酶基因及耐药基因.结果 3719例患者中,有402例感染SMA,感染率为10.8%,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SMA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均P<0.05).SMA的消毒剂-磺胺类耐药基因1、Ⅰ类整合子1类整合酶(IntⅠ1)、甲氧苄啶耐药基因dfrA12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耐药菌株的IntⅠ1检出率高于非耐药菌株(P<0.05).结论 老年呼吸疾病住院患者SMA感染率较高,其SMA感染率及耐药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与整合酶基因有关.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菊如;方云燕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和干预效果.方法: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13 例,针对跌倒原因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

  • 三亚市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作者:林爱华;姚震;冯伯荣;谢建伟;韩正贵;谭蓝;苏碧林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疾病构成,以便做好老年疾病的预防工作,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对15年老年人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采用软件Excel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因构成前三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占死亡人数的69.62%.结论 掌握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为今后疾病预防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

    作者:陈小妹;霍建珊;万桂芳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和干预效果.方法 老年住院患者108例,针对跌倒原因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8例患者住院期间有3例患者发生跌倒,其中1例因烦躁不安夜间自行取下护拦导致跌倒,2例因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自行上厕所时不慎跌倒,3例患者经相应的处理措施后,至出院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

  •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作者:梁晓慧;王晓华;孟伟康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老年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质护理(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作者:马春苏

    目的 调查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探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呼吸内科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强心理护理、睡眠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睡眠环境等干预措施,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比较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疾病、心理、社会、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经有效护理干预,干预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睡眠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372 条记录 13/19 页 « 12...10111213141516...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