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华北5城市民众SARS疫情中心理行为研究

    作者:时勘;李文东;乐国安;王永丽;李毓秋;周洁;陈中永;井世洁;鲁中义

    目的考察华北5城市民众在SARS疫情中的风险认知特征,探讨风险认知对应对行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模型,为政府决策和舆论导向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和太原市市民1 5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空间距离近的疫情信息更能引起民众的关注,北京市民对SARS患病信息和治愈信息敏感性显著高于邻近城市.(2)女性表现出更高的风险感,政府公众信息更能引起中、老年市民的关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更重视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信息,50岁以上民众对于"愈后对于身体有无影响"等信息的警觉性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3)与北京邻近的城市市民对SARS疫情的风险评估明显低于北京市民,某些地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结论在突发事件中,通过风险认知特征调查,可以了解人们的风险认知差别及其对不同人群的应对行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民众社会心理行为的预测研究.

  • 公众对SARS的理性认知与风险认知相关分析

    作者:严亚琼;陈冬峨;郭蕊;邓树嵩;谭晓东

    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为了解公众对突发疫情的理性认识、行为改变以及风险认知(KABP),我们于2003年5月,对武汉市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市民进行了有关SARS的KABP调查[1,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北京和黑龙江居民风险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于益;郝艳华;宁宁;曹若湘;许伟岚;陈志强;胡曼;郑彬;房鑫

    目的 了解北京市和黑龙江省公众风险认知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11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988人)和黑龙江省(971人)城市和农村居民进行风险认知现状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对风险认知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特征居民风险认知比较,北京市居民整体水平高于黑龙江省居民,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事故灾难:北京市居民(3.09±1.03)分,黑龙江省居民(2.93±1.16)分,城市居民(3.09±0.03)分,农村居民(2.92±0.04)分;公共卫生事件:北京市居民(2.90±1.00)分,黑龙江省居民(2.69±1.12)分,城市居民(2.85±0.03)分,农村居民(2.73±0.04)分;暴力恐怖事件:北京市居民(2.63±0.97)分,黑龙江居民(2.46±1.09)分,城市居民(2.68±0.03)分,农村居民(2.39±0.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残疾在风险认知可能性与严重性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是否残疾、是否购买保险、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北京市和黑龙江省居民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身体残疾的居民风险发生严重性的认知程度高于健康人群(OR=1.727,95% CI=1.024~2.911);楼房居民对风险认知的严重性程度高于平房居民(OR =1.373,95% CI=1.063~1.773);北京居民的公众风险认知度高于黑龙江居民(OR=1.290,95% CI=1.052 ~1.582).结论 区域间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了解公众风险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公众应急能力水平.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风险认知对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作者:杨璐;史琰琰;孙刘芳;张磊;张泓;黄红艳;孙奕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HIV职业暴露风险认知和自我效能对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风险认知与防护调查问卷,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HIV职业暴露风险认知对自我防护态度有正向的直接影响,影响大小为0.45,P=0.009,风险认知和自我防护态度对自我防护行为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防护的自我效能对自我防护态度和自我防护行为均有正向的直接影响,影响大小分别为0.15(P=0.02)和0.53(P<0.01)。结论 HIV职业暴露风险认知对自我防护态度有积极的作用,但风险认知和自我防护态度对自我防护行为均无影响。自我防护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自我防护态度,增强自我防护行为。

  • 精神科护士对护理风险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雪梅;李荣珍;唐丽霞;张练开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现状,为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文献研究,征询专家意见后自制调查问卷,对14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风险认知平均得分,以精神科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认知得分高,护理风险意识调查与护理防护知识知晓率得分低。不同特征护士对风险认知得分比较,男高于女,学历与职称越高,得分越高,工龄得分比较,5~10年得分高,>20年得分低。结论建议深入系统地进行风险意识与防护理论及技能培训,关注低学历、低职称与低年资护士,加强带教工作,恰当解决高年资岗位问题,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体育锻炼风险——以风险认知为视角

    作者:李樑;邓陈亮

    目的 减少中老年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因主观危险认知不正确而引起的危险事故,促使中老年人体育锻炼更加科学、持续和健康.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结构包含风险益处、风险担忧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其特点包含不理性、能够控制的程度以及安稳程度;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的认知程度包括不确定性、能够控制和危险性三个程度,大多数男性中老年人风险认知程度比女性深;自身行为、风险控制、自身条件、风险知识等是影响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不同性别和经验差异的中老年人在对大部分体育锻炼风险判定时不具有差异;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在对部分体育锻炼风险判定时具有明显的差异.

  • 南京某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作者:汪庆庆;于永;陈晓东;周连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认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某2个社区,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居民654人.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热浪风险认知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98.9%.居民对高温的认知为(34.6±2.66)℃,热浪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在一般至比较严重之间,居民热浪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应对意愿较高;感知觉、风险评估、知识水平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老年人无中暑经历者(OR=1.2×10-7)对热浪风险评估低,慢病人群中步行者(OR=2.763)、无中暑经历者(OR=7.9×10-7)对热浪风险评估低.[结论]南京某社区居民对热浪的风险认知和知识水平较低,个人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是影响热浪风险认知的重要因素.

  • 120名居家老人照护者护理风险认知调查

    作者:于莹

    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照护者大多未接受过系统培训,照护能力和质量有限,居家护理风险(如坠床、窒息、压疮及烫伤)的发生几率有增加之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对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照护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指导,从而提高其对居家护理风险的认知水平,减少患者居家护理风险的发生。

  •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大学生的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调查

    作者:罗钰;蒋健敏;毛晨佳;徐颖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的风险沟通、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情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以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中82.8%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信息发布充分,83.5%认为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临床表现、传播性和传染性认知度较高,对病因、病死率、愈后等信息认知度较低;女大学生对疫情信息的认知更敏感,日常应对行为更加积极(t =-3.945,P <0.01;t =-2.745,P <0.01);医学类大学生的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反应度比非医学类高(t =-6.6575,P <0.01;t =-3.396,P <0.01);大学生风险认知与其心理状态情况相关(r =0.331),与日常行为改变情况相关(r =0.324).结论 不同特征的大学生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变化情况不同,大学生风险沟通、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

  • 杭州市流动人口食源性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作者:黄利明;刘辉;陈树昶;沈利明;盛金芳;朱晓霞;王玲莉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提高杭州市流动人口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的效果。方法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为期1年的食源性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流动人口“及时打扫厨房卫生”“厨房垃圾桶加盖”“家中无苍蝇、蟑螂等有害生物”“烹调完成的食物置于室温不超过两小时”“购买保质期内的食物”“用自来水清洗”“处理食物前清洁双手”“打喷嚏或咳嗽后洗手”“处理不同类食物间清洁双手”“剩余食物再次食用前充分加热”和“不在小摊、路边店用早餐”等部分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及食品采购、加工较健康教育前有所改善(P均<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流动人口部分食源性疾病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 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作者:周花;张利

    目的:深入了解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的认知,探索维持吸烟行为的主观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医学院吸烟男生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医学院校吸烟男生对吸烟风险的认知可归纳为3个主题:吸烟风险认知的获取途径、对吸烟潜在风险的认知和生活态度.结论:认同吸烟有害健康的论断不是弃烟行为的促动因素,吸烟风险认知的片面性和负性生活态度是维持吸烟行为潜在的主观因素,在对医学生吸烟行为干预之前,首先要协助其建立正确的吸烟风险意识和价值观念.

  • 多元回归法分析新疆哮喘患者疾病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陆影;朱枣兰;葛白娟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对疾病风险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对疾病风险的认知情况.多个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取SNK-q检验;多元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对疾病风险认知总分为(36.33±11.21)分,得分率为57.77%,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14.11±1.09)、(10.02±2.00)、(12.20±3.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95,P<0.05),两两比较发现,基础知识得分高于一般自护知识和急救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知识、一般自护知识、急救措施得分率分别为:67.19%、47.67%、58.69%.民族、病程、学历及合并其他慢性病是患者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结论 哮喘患者风险认知水平总体较低,应当加强哮喘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对规律用药及病情监测的认识,使患者做到自防自知.

  • 2015年郴州市居民的雾霾风险认知及应对行为调查

    作者:刘琴珏;何军山;曹慧芳

    目的 了解郴州市公众对雾霾现象的认知情况,为公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行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0~11月对郴州居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雾霾风险认知及应对行为的调查.结果 调查330人,问卷回收312份,回收率为94.55%,有效问卷297份,认为造成当前雾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仅占15.49%,是“工业污染”的占53.54%;认为雾霾对健康危害程度大的占62.29%;居民通过改变饮食(38.72%)、佩戴口罩(31.99%)和每年增加体检次数(29.29%)等一系列行为方式来防止源自雾霾的危害.结论 居民对雾霾的成因具有一定的认知度,但仍存在较大偏差.居民对雾霾的不利影响和其对健康的危害程度认知情况较高,普遍表现出较高的防霾积极性.

  • 某医学院大学生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与信息传播现状研究

    作者:杜莹莹;李古强;丛建妮;赵拥军;宋明洋

    目的 通过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情况,总结影响突发事件认知的因素,为提高高校大学生风险认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烟台市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回收问卷220份,有效问卷数为220份,有效率100%,其中75.5% 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自己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对突发事件关注度在性别和居住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校园突发事件以学生因学业和就业压力自杀(65.5%)和学生寝室发生火灾(53.2%)为常见;能够积极主动了解校园隐患情况的学生仅占32.3%;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了解(50.9%)和向其他朋友和同学了解(50.5%).而获得风险信息可信度高的是学校的官方信息(54.6%).结论 在校大学生中有绝大多数是关注校园突发事件的,并且性别等因素对这一关注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学生们对风险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获得,但是获得风险信息可信度高的是学校的官方信息.

  • 初级中学突发传染性肺结核疫情风险传播干预研究

    作者:马剑平;朱闵敏;郭旭君;王健

    目的 评估风险传播在学校肺结核疫情处置中的有效性.方法 对出现疫情的中学随机接受风险传播干预或常规疫情处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效果,主要指标采用倍差模型(DID)分析方法校正其他变量.结果 经干预后,风险传播干预组总体知晓率由43.7%提高到52.8%,提高幅度较对照组高4.7分(P=0.032);肺结核易感性和威胁性认知得分上升,升幅较对照组小(两组差值分别为-0.29和-0.06分);外部病耻感、内部病耻感得分均呈下降趋势(前后差异分别为0.27分、0.29分),降幅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1,P=0.748);总负面情绪得分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结论 风险传播方法提高了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可减缓对肺结核易感性和威胁性的过度认知、降低病耻感,有助于疫情处置的开展.

  • 试析职业因素对武汉市民"SARS"理性认知行为的影响

    作者:居颖;陈冬峨;郭蕊;严亚琼

    以问卷的方式对武汉市中心城区不同年龄、职业的随机人群进行SARS的KABP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SARS理性认识率较高,疫情前后行为有明显改变.

  • 新媒体对哈尔滨市某医科大学学生健康风险认知的影响

    作者:王心瑶;郝艳华;吴群红;宁宁;蔡梓薇;代亚君;王晓菲

    目的:对医学生的健康风险认知和新媒体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307名某医科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生对环境和性行为风险因素危险度评分高(均值分别为4.23和3.81);该群体对搜索引擎或网站使用程度高,报纸低,对官方微博可信度评价高,朋友圈转发内容评价低;性别、健康风险关注度和微信公众号的可信度对风险认知水平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医学生对环境和性行为风险认知较高,对新媒体使用程度较高,而可信度较低.女生的风险认知水平普遍高于男生;对健康风险关注度和官方微信可信度正向影响风险认知水平.有必要加强对医学生健康风险因素的相关教育和新媒体的正确使用,提高男生的风险认知.

  • 北京民众在SARS疫情中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

    作者:时勘;胡卫鹏

    目的:了解北京民众在非典高发期和消退期的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03年5月5日~11日和5月27日~6月7日对北京市民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结果:在疫情后期,北京民众倾向于综合评价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信息后再作出判断;在疫情高发期,民众更多关注的是非典作为一种疾病本身的可控性,而在疫情消退期,民众更多的关注非典的传染性;在疫情高发期,对负性信息的关注能够显著提高民众的风险知觉,风险知觉能够显著预测我们提出的正性和负性预警指标;但在疫情后期,这种信息能够显著降低民众的风险知觉,风险知觉能够预测负性的预警指标,但对于正性预警指标不再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在疫情后期,北京民众对信息的关注逐渐理性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风险知觉,风险知觉对预警指标的预测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 应用影像发声法干预护生护理职业风险认知的实践

    作者:刘芮寒;王婧;邹宇;巩文花;王芳

    目的 探讨将影像发声法在护生护理职业风险认知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6—11月选取某大专院校49名护生采用影像发声法干预其护理职业风险认知,干预前后采用护理职业风险认知量表对护生认知情况测评.结果 干预后,护生的护理职业风险认知问卷得分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得分(P<0.05).结论 应用影像发声法干预护生护理职业风险认知可,使护生主动参与干预过程并进行自我反思,对强化护生护理职业风险认知发挥积极作用.

  • 成都市新型毒品吸食人员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风险认知状况定性分析

    作者:王超;杨单单;罗英;何成普;孙晓蒙;冷冰;李虹璇;王德伟;许学江;栾荣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新型毒品吸食人员性行为特征及其艾滋病风险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成都市戒毒所内新型毒品使用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30名被调查者中,96.67%有过吸食冰毒史,吸食方式以烫吸为主(73.33%),首次吸食场所以“娱乐场所”为主(53.33%),首次毒品获取途径主要为“朋友给”(80.0%),66.67%的受访者表示在吸食新型毒品后发生过高危行为,大多数受访者对艾滋病风险的认知不足.结论 新型毒品使用者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艾滋病认知不足,应加强毒品及艾滋病危害的教育,推广安全套使用.

48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