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储存红细胞输注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高群;姚仁南

    对于损伤或手术中造成的大量出血,输血是一种基本的临床治疗方法;储存红细胞已成为现代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可以挽救生命.红细胞输入的目的是通过输入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含量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加组织供氧;在缺氧状态下,尤其是在休克时改善氧合状态.研究显示,在肾脏移植的手术中输血患者的存活率远远高于未进行输血的患者.红细胞的储存美国FDA标准:经过体外储存后溶血率<1%,输注24 h后至少有75%的红细胞存活率(即存在于受者的循环系统中),只有达到以上标准的红细胞才能用于回输.红细胞的回输是一项经验性的治疗,在用于临床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一些研究表明,对于一部分患者输注长时间保存的红细胞会引起死亡率和感染率的增加,甚至会引起多器官功能的衰竭[2],此种损伤在临床实践中称之为储存损伤.

  • 输注储存红细胞对患者循环游离血红蛋白、一氧化氮和结合珠蛋白的影响

    作者:李秀伟;胡晓丽;施中凯;金薇;姜月红;冯恩航;蒋蕊;刘惠敏;杨淑莉

    目的 了解输注储存红细胞对患者循环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 、一氧化氮(NO)消耗和结合珠蛋白(HP)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住院 、拟输血患者中,选择创伤 、内皮损伤及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患者各10例,分为创伤组:包括外伤和骨折等患者,排除慢性病,血液病,肝 、肾功能损害者;内皮损伤组:包括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等患者;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包括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抑制患者.于输血前采集3组患者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做FHb、NO、HP等指标检测,记录检测数据,患者输注(21±3)d储存红细胞悬液2 U/人,分别于输血后15 min、60 min、2 h、24 h和1周,采集患者抗凝血和非抗凝血,重复上述指标的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比较各组输血前后及各组间相应的检测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FHb、NO、HP测定值水平,输血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输血后15 min,FHb、NO、HP水平均有大幅提高,在接下来的1 h至1周内又有所下降,但输血后血浆FHb水平明显高于输血前,而输血后NO、HP水平明显低于输血前.结论 输注储存红细胞可以增加循环FHb水平和降低循环NO水平.

  • 添加硝普钠对储存红细胞内凋亡相关micro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慧青;解绪红;魏亚明

    目的 探寻储存红细胞添加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后红细胞内特定micro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了解体外添加NO对与红细胞衰老、凋亡相关的micro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 3(人)份血样来自健康无偿献血者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滤除白细胞后均分为4℃储存20 d红细胞组(储存组)和4℃储存20d红细胞添加1μmol/L SNP组(SNP组);对2组标本用基因芯片检测,根据差异倍数≥2或P≤0.05 2个条件,以火山图筛选出差异基因,并结合已有文献报道从中筛选出与细胞衰老、凋亡相关的microRNAs作RT-qPCR验证.结果 基因芯片检测:SNP组与储存组比较,发现有69个上调基因和52个下调基因;RT-qPCR验证试验:筛选出与细胞衰老、凋亡相关的13个microRNAs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体外添加NO供体SNP后储存红细胞内microRNAs的基因表达有变化,但NO短期内不影响与红细胞衰老、凋亡相关的microRNAs表达,显示其对红细胞的寿命可能无影响.

  • 添加SNP的储存红细胞在37℃孵育后NO及ATP含量变化

    作者:邢艳粉;吴千羽;解绪红;崔业佳;苑召虎;杨秀华;魏亚明

    目的 探讨于储存红细胞中添加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在37℃体温环境下孵育后红细胞中NO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变化.方法 采集5名健康捐血者血液标本100 mL/(人)份,与CPDA-1保存液混合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后,分为新鲜组:血液采集时间<1 h;储存组:储存红细胞20 d;添加组:在储存红细胞中添加1、5、25μmol/L SNP后37℃孵育30 min;保存组:添加5μmol/L SNP,孵育30 min于4℃保存0、1、4h.新鲜组、储存组及添加组和保存组每个处理均为5份.采用总NO试剂盒检测各组红细胞中总NO、胞浆NO、结合NO含量;运用ATP含量测试盒检测红细胞中ATP含量水平.结果 总NO、胞浆NO、结合NO含量(μmol/L)和ATP含量水平(μmol/gib),储存组与新鲜组分别为:7.63±2.62 vs 15.56±2.26,、2.21±1.68vs 5.81±1.79、5.42±2.00 vs 9.75±2.73和3.16±0.91 vs 8.10±1.21(P <0.05);在37℃环境添加1、5、25μmol/L SNP孵育30 min时,添加5μmol/L SNP的储存组为14.15±1.76、5.82±3.38、8.33±2.69和6.16±1.29,较储存组明显升高(P<0.05).添加25 μmol/L SNP可以提高红细胞内NO水平至正常的5-10倍,但不能进一步提高细胞内ATP水平.添加5μmol/L SNP在37℃孵育30 min后继续在4℃保存1h时3种NO含量以及ATP含量可恢复到新鲜组水平,保存4h后NO含量与保存O和1h相比含量明显下跌至储存组水平,而ATP在保存4h时均维持高水平状态.结论 在储存红细胞中添加5μmol/L SNP或可能改善储存红细胞的质量.

  • 丙酮酸钠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初步探讨

    作者:夏厦;陈赣;王瑛;尤国兴;刘庆军;赵莲;周虹

    目的 探讨丙酮酸钠(SP)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方法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同时机械通气,通过心脏穿刺取血,CPDA-1作为抗凝剂和储存液,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平分2组(n=8),SP组:添加SP浓缩液使储存红细胞中SP的终浓度为2.5 mmol/L;生理盐水(NS)组:按相同体积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400 g离心15min,调整Hct为70%-75%,4℃储存14 d后,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储存红细胞的血常规;分别用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测定储存红细胞中ATP、MDA水平.结果储存14 d时,2组血细胞计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NS与SP组红细胞中ATP含量(nmol/mg)为:2.46±0.19 vs 2.82±0.21(P <0.05);MDA含量(nmol/mg)为15.45±0.33 vs 14.66±0.87(P <0.05).结论 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SP明显提高了储存红细胞ATP水平、降低了MDA水平,具有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的作用.

  • 添加SNP改变储存红细胞血流变学和一氧化氮含量研究

    作者:解绪红;姚慧青;杨秀华;魏亚明

    目的 探索储存红细胞添加NO供体SNP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以及红细胞内胞浆NO、总NO、Hb结合NO含量变化,并与新鲜红细胞内3种NO含量比较,探索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血样采自10名健康献血者,制成悬浮红细胞后分为新鲜红细胞组和储存红细胞组.新鲜红细胞组滤除白细胞后检测红细胞内3种NO含量.储存红细胞组储存d20时滤除白细胞,分为2部分,1部分与终浓度分别为1、10 μmol/L的SNP孵育,检测流变学各项指标;另1部分与终浓度分别为0.2、1、5、25 μmol/L的SNP孵育,检测红细胞内3种NO含量.结果 当储存红细胞添加1μmol/L SNP时,各项流变学指标与未加SNP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添加10μ mol/L SNP时,红细胞低切粘度、中切粘度、还原低切粘度、还原中切粘度、聚集指数、电泳指数分别为4.16±0.74、2.94±0.41、9.41±1.19、5.92±0.48、1.64±0.10、4.30±0.28,均显著低于未加SNP组(P<0.05).新鲜红细胞内3种NO含量分别是11.09±2.95、16.63±4.46、5.54±3.53,储存红细胞(未加SNP组)3种NO含量分别是4.93-1.01、7.20±0.93、2.27±1.18,后者3种NO含量均明显低于前者(P<0.05).当储存红细胞与0.2μmol/LSNP孵育时,3种NO含量与未加SNP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增加至1μmol/L时,3种NO含量分别是5.93±1.41、9.57±1.56、3.74±1.36,均显著高于未加SNP组(P<0.05);当增加至5μmol/L时,总NO、Hb结合NO含量分别为8.45±2.12、3.29±1.54,继续增加至25 μmol/L时,总NO、Hb结合NO含量分别为8.86±1.16、3.65±0.91,均明显高于未加SNP组(P<0.05).结论 添加适当浓度NO供体SNP可以明显改善储存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加红细胞内NO含量.

  • 小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在小鼠输注储存红细胞促进细菌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吴涛;周俊;陈震;张秋丽;晋晶;付秋霞;詹林盛

    目的:研究小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在储存红细胞输注、促进细菌感染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细菌200μl,感染每只实验小鼠,制备悬浮红细胞(RBCs),将400μlRBCs悬浮液通过异氟烷麻醉小鼠的眼后静脉丛输注.在细菌感染小鼠模型中采用小动物分子影像技术观察新鲜红细胞和储存红细胞输注后的促进细菌感染效应.结果:输注储存红细胞促进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与输注新鲜红细胞相比,细菌荧光素酶活性增加50%,并降低小鼠的存活率,输注新鲜红细胞组24 h内小鼠死亡20%,输注储存红细胞组24 h内小鼠全部死亡.铁(Fe)促进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增殖.结论:小动物分子影像技术可用于可视化监测小鼠输注储存红细胞促进细菌感染的作用过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