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李平书与上海近代中医
一百年前(1903年9月2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六日),上海地区的第一个医学社会团体--医学会问世,这个医学团体的创办人是李平书先生.李平书是上海近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辛亥革命时期,他发起和领导了上海地方自治运动,名重一时.李氏同时又是著名的中医活动家,清末民初,我国国政日衰,民不聊生,中医药也日趋不振.
-
祝味菊先生与他的《伤寒质难》
乡先哲祝味菊先生为近代著名医学大家,曾先后在蜀、沪等地行医.临床上以温补为特长的诊疗风格在医界影响很大,学术上以见解特独的"祝氏学派"蜚声杏林,处方遣药擅用附子,世称"祝附子".兹值祝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谨撰此文,就祝先生的生平事略、医学成就及其<伤寒质难>的主要学术见解作简要介绍,以志纪念.
-
吴中名医薛生白
薛生白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苏州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名医,2001年是他诞辰320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
牵挂一生—吕式瑗先生的心灵告白
编辑按:她是以中国学历获得英国注册护士(SRN)的第1位中国人;她是第1位通过英国骨科学会和皇家残疾人及康复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的全国统考并荣获内科护理证书(ONC)的中国护士;她是中国骨科护理学的第1个开拓者和实践者;她主编了中国第1本<创伤骨科护理学>.她就是87岁高龄的吕式瑗先生.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吕式瑗先生丰富而精彩的人生,本刊摘录了彭宁等撰写的采访记,以飨读者.
-
范秉真教授的生平与学术记要
编者按著名寄生虫学家范秉真教授不幸于2008年9月2日在我国台湾逝世.噩耗传来,大陆寄生虫学界的同仁们无不为之惊愕、痛心.
-
怀念张香桐老师
2007年9月,中秋节前,我到建国路张香桐先生家去看望他.下午三点钟到他家,因为张先生平时都在书房里和我们谈话,他的家人带我到书房间坐下,告诉我,张先生午睡刚起来,走路有点气喘.
-
脂肪肝,真的没事儿吗?
53岁的周先生平时烟酒不离口,“啤酒肚”已顶出老远,饮食上也是“无肉不欢”,体检时B超医生提醒他有中度脂肪肝,他还不以为然地说:“我都有脂肪肝好多年了,人家都说脂肪肝没事,人人都有,我的肝肯定没事,我自己啥感觉都没有!”
-
"聋哑"婆婆孝儿媳
前几年,儿子娶了老婆,我也荣升为"婆婆".生平第一次担任一个新的角色,对我和儿媳来说,都不是容易事儿.人说婆媳是天敌,我心里难免有点忐忑.怎么和儿媳相处,不仅是儿媳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而且,这也关系到儿子的幸福.毕竟,一家三口住在同一屋檐下,若是天天硝烟四起,儿子这日子怎么过得舒心?
-
40岁开始关注老花眼
50岁的周先生平时喜欢看报纸,但近觉得看报纸上的小字有点吃力,把报纸放远点又能看得稍微清楚些,这种情况有越来越重的趋势。周先生到医院就诊,经诊断,周先生的眼睛老视了。
-
2003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会议暨缅怀杨松森教授生平展在浙江省萧山举行
-
另一种浪漫
当另一半不再送花,取而代之盼是用更实用的物品表达浪渣:我曾经失落,但直到那天,我对"浪漫"有了新的想法……和丈夫认识时,我们都是穷学生.由于生活费有限,任何额外的开销都得三思而后行.那年情人节,我收到生平第一束"情人花"--打长梗的玫瑰花.看着美丽的、大红大红的玫瑰花在我的房门口,我打心里的高兴,却很快的被一股现实怒气盖过.这束玫瑰花花了不少钱吧?生活费拿来买花,有点不实际吧!尤其在情人节买玫瑰花一定被敲诈了吧?我有点责备他:"哎呀,你发神经病,干嘛送我花?花虽然漂亮,可是枯掉了就没有价值了,真是浪费钱!"他没说什么.事后,我有点后悔如此不解风情,买都买了,我为何不假装很感激的样子?他会不会从此不敢送我什么东西了.
-
恼人的前列腺炎
徐先生平时工作很忙,前不久又被单位保健科诊断为尿路感染.吃了许多的药可效果不明显.对此治疗他很担心,急切地去大医院泌尿外科看了专家门诊.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患的是前列腺炎.经过治疗,他的症状终于好转.
-
名人与步行
从步行中受益的人,自古至今都多的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一生没有停止过步行锻炼,80岁高龄时还经常背着重物走在大街上,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与步行结缘,一次他到比利时王国访问,人们在张灯结彩地欢迎他的火车站里找不到他,谁知他却于前一站提前下车步行走到了王宫.当国王和王后问他缘故时,他回答说:"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无穷的乐趣."
-
长寿必从无我得
健康长寿是人们向往追求的.但是怎样才能得到呢?九十二岁高龄,近被评为全国第六届佳长寿健康老人、原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杨可扬老先生,总结了他生平的经验,认为"长寿必从无我得".这七个字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参酌.
-
苹果的神话传说
苹果,早称“柰”,又称“苹婆果”,为什么称“苹婆果”呢?在民间流传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小名叫“萍姑”,她为照顾二老,曾多次拒绝富门公子提亲,几年以后,二老去世,乡亲们劝她该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可是又赶上了全村发生了可怕的怪病,什么药都治不好,因病而亡的人越来越多,这时萍姑十分着急,有一天夜晚,她做了一个梦,有一位女菩萨告诉她:“如果你渡过浪涛滚滚的南海,再能爬上悬崖绝壁的南山,那里有一棵树,它的果实就能治好这个怪病并能保护人们一生平安”。萍姑醒后,立刻借了一条小船,经过风吹浪打到了岸边,又经过了艰难险阻,爬上了南山,那里果然有一棵小树,树枝上长满了红彤彤的果子,甜香怡人,萍姑吃了一个,很快觉得头脑清醒,全身有力,当她正想多摘一些果子时,突然这棵果树说起话来:“姑娘,你摘我一个果子,你就长一岁,摘得越多,你老得越快,变成了老太婆,你愿意吗?”萍姑二话没说:“我愿意!”于是萍姑就开始摘起果子,一共摘了66个果子,本想多摘,因实在背不动,只好摘这些了。她下山觉得非常轻快,渡海时风平浪静,一帆风顺。萍姑很快回到了村头。可是,大家都不认识她,她也感觉奇怪,说道:“我是萍姑啊!”乡亲们说:“你怎么变成了老太婆啦?”萍姑听后心里一阵难过,冷静下来,又高兴地说:“我老了没关系,能给大家治好病,过太平日子,我终生不嫁,也心甘情愿!”乡亲们个个流下眼泪,吃了果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孩子们都喜欢她,都叫她“萍姑婆婆”,人们称这果子叫“萍婆果”。到了明朝后期史料记载中就改成“苹果”名称的记载了。因为苹果与平安谐音,所以每逢节日和喜庆场面及亲朋间送礼都能见到它红彤彤的身影,以表示平安的祝福。
-
浙东名医阮怀清传略及其医案赏析
阮氏怀清,何许人也?医德医术,究竟若何?本文就是要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近年来,笔者在发掘整理古代医案文献中,在我院馆藏医籍中,发现一部《阮氏医案》专著,计4卷,为抄本,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国内唯我院一家珍藏,实属海内孤本,系阮氏家族所奉献,并对阮氏的生平事迹作了扼要的介绍,从而为这位德艺双馨的医家留下了流芳后世及载入医林史册的依据,《浙江历代名医录》、《浙江医籍考》均记述其梗概.
-
晚清名医余听鸿的世系及生平
余景和,字听鸿,号少愚,又号萍踪散人,为晚清名医,在近代中国医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云:"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此不必远引古事,即证之吾友听鸿余君<诊余集>中而见矣!"故撰文介绍其世系及生平事迹等,以飨读者.
-
停饮成癖囊记
予生平有二疾,一则脏腑下血,二则膈中停饮,下血有时而止,停饮则无时。始因年少时夜坐为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饮食多坠向左边,中夜以后稍困乏,必饮两三杯,既卧就枕,又向左边侧睡,气壮盛时殊不觉。三五年后,觉酒止从左边下,漉漉有声,胁痛,饮食殊减,十数日必呕数升酸苦水,暑月止是右边身有汗,常润,左边病处绝燥。遍访名医及海上方,服之少有验,间或中病,止得月余复作。其补则如天雄、附子、矾石,其利则如牵牛、甘遂、大戟,备尝之矣。予后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科臼,不盈科不行,水盈科而行也。清者可行,浊者依然停滀,盖下无路以决之也,是以积之五七日必呕而去,稍宽数日复作。脾土也,恶湿,而水则流湿,莫若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科臼,则疾当去矣。于是悉屏诸药,一味服苍术,三月而疾除。自此一向服数年,不吐不呕,胸膈宽,饮啖如故。暑月汗周身而身凉,饮亦当中下,前此饮渍其肝,目亦多昏眩,其后灯下能书细字,皆苍术之力也。其法苍术一斤,去皮切末之,用生油麻半两,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烂煮去皮核研,以麻汁匀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圆梧子大,干之,每日空腹用盐汤吞下五十圆,增至一百圆、二百圆。忌桃李雀鸽。初服时必膈微燥,且以茅术制之,觉燥甚,进山栀散一服,久之不燥矣。予服半年以后,止用燥烈味极辛者,削去皮不浸,极有力,亦自然不燥也。山栀散用山栀子一味,干之为末,沸汤点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边,时或运动,亦消息之法。(《本事方》)
-
汪莲石及其《伤寒论汇注精华》
汪莲石,为近代伤寒名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今人了解甚少,以致在所有辞书中,均未存有条目,只是在其他词目中,偶有提及,如《中医人名辞典》丁甘仁条:“早年从名医马文植学,后学业于汪莲石等名家”。程门雪条:“少年时从歙县名医汪莲石学”。《中医人物词典》丁甘仁条:“常与汪莲石、余听鸿……诸同道交往,博采众长”;程门雪条:“少年到沪,投皖南名医汪莲石门下,后从丁甘仁为师”。《江苏历代医人志》恽铁樵条:“多次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等。于此可见汪莲石与上海诸名医之密切关系和学术影响。近从余听鸿后人余继鸿的藏书中,发现了汪莲石编辑之《伤寒论汇注精华》一书,此书分六册,于庚申年(1920年),由扫叶山房校印出版,恽铁樵之族公毓龄作序,武进恽树珏(铁樵)、长沙张焘、汀州伊立勋分别题跋。于此书中,可以对汪莲石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思想有所了解,故特撰文介绍。
-
何公旦先生诗、文、翰墨琐记
有关先父公旦先生医事,已作过多篇回忆文章。本文着重谈公旦先生对诗词、文章、书法、缋事等的见解及成就。虽片断琐碎,但对先生多方面的造诣,可得一梗概。 先生青、中年时即擅长诗词,对曲尤工,有专门篇章刊行。当时私塾、学校以诗词、古文为学童之启蒙读物。先生平时亦以一些名篇,象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赵嘏的《江楼感旧》、高适的《别董大》、杜牧的《泊秦淮》、卢纶的《塞下曲》……等指点小辈去读去背,还为这些名篇作画。当有人请教他“如何学做诗?”时,他说:先要多读诗,得空就读。从《诗经》的《周风·关睢》、《秦风·蒹葭》和《楚辞·渔父》等篇起乃至唐诗、宋诗到清诗都要选来读,读得多了,就有信手拈来的思绪。把自己想到的写出来,再按《诗韵》,可选《诗韵集成》或《诗韵合璧》押韵。如果要对仗,初步可看李笠翁的《对韵》以了解韵和诗的对仗法。当然,这些蒙师启蒙的教法,是陈旧的也为格局限制才思发挥,并不可取。做诗总在“言志”。把想写的写出来是第一步,再作文字推敲。当然韵和平仄是旧诗规律,既要做诗,就不能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