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成像对肾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昊;薛华丹;金征宇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的问世与发展,是CT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首先,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亚秒量级,1次屏息可以完成整个躯干的扫描;第二,图像后处理功能迅猛发展,各种后处理软件不断完善,使CT不再单是横断图像,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可以立体显示解剖与病变.由于肾脏血管平行于CT扫描层面,较其他垂直于扫描层面的血管更容易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所以多排螺旋CT图像Z轴分辨率的提高对于肾脏血管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 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患者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南静

    目的 探讨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患者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96例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分为两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30例,对照组66例.收集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患者肌酐、B型脑钠肽水平、高血压发生率、24 h尿蛋白定量、急性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补体水平、血红蛋白含量、硬化肾小球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组的糖皮质激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穿刺后诱导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进入终末期肾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终末期肾病组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终末期肾病组(P<0.01),两组肾脏病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身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容易出现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症状,肌酐水平更高,且更容易转入终末期肾病.肌酐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可能是提醒增生性狼疮肾炎伴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肾脏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表现可能为此类患者的危险预后因素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