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方法的分析

    作者:杨丽;赵丽

    目的:对PICC置管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护理方法,以此降低PICC置管后患者的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200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49.0%,总感染率为42.0%,实验组总满意度为67.0%,总感染率为9.0%,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感染率明显对于对照组.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可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 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李超平

    目的:探究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采用PICC治疗的429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29例PICC治疗患者中,有12例发生DVT,发生几率为2.80%,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DVT的发生几率,并延长PICC的留置时间.结论:在置管前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在置管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在置管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DVT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肿瘤化疗病患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姚兰惠

    目的:进一步分析肿瘤化疗病患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于2014年9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病患144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各72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病患8.33%明显低于参照组29.17%,组间差异显著(χ2=10.26,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化疗病患PICC置管中的效果十分理想,护理人员要根据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来保证置管安全以及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集束化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作者:陶璐婉

    目的:对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并观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ICC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有6例患者选择头静脉,36例患者选择贵要静脉;对照组中有17例患者选择头静脉,25例患者选择贵要静脉,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生血栓例数为3例,对照组发生血栓例数为10例,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置管中,研究组有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9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导管调整后血栓发生例数:研究组1例,对照组有7例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

    作者:邓黎;陈莎

    目的:研究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两种不同途径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2新生儿,均接受PICC治疗,按照置管途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为研究组新生儿提供下肢静脉PICC置管操作,对照组提供上肢静脉PICC置管操作,评估两组置管后并发症及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异位率、导管脱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管堵塞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PICC管道留置时间为(20.10±9.04)d,高于对照组(18.12±9.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下肢静脉PICC置管操作,穿刺优势包括操作简单、置管后留置时间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诱发导管堵塞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茅丹

    目的:针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诱发导管堵塞并发症情况以循证护理展开,探讨临床效果.方法:40例我院收治患有肿瘤且进行了PICC置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以不同护理方式展开.结果:治疗组血管阻塞情况和护理满意概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预防导管阻塞并发症上有较好的效果,护理满意度也有很大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 医护协同全程管理在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向君

    目的:对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医护协同全程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血液科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94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协同全程管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13% (1/47)低于对照组14.89%(7/47),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5.74% (45/47)高于对照组80.85%(38/47),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医护协同全程管理应用下对降低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卢路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34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7例,观察组5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浅静脉化疗,观察组进行PICC置管化疗,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给予化疗后,22例穿刺部位出现渗血,30例出现感染,15例发生接触性皮炎,22例出现导管阻塞,并发症发生率为15.70%.观察组患者有318例(5.61%)患者出现静脉炎,对照组有130例(22.93%),两组对比,P<0.05.结论: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化疗,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我们在进行PICC置管时要切实注意各方面的事项,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品管圈活动对PICC置管并发静脉炎患者护理

    作者:平佳

    目的:降低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率.方法:由科内的10名护士共同组建品管圈,选定主题后调查现状、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确认效果并采取措施.结果:与活动开展前相比,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率较前降低,实现了活动预期的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病人来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对于护士来说置管的顺利和成功,提升了自身的信心,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增进了护患关系,有利于满意度的提升,有利于此项工作今后的开展.

  • 导管维护对新生儿PICC置管的影响

    作者:尚敏

    目的:观察导管维护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且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0).实验组的置管长度从穿刺点开始经静脉走行到上腔静脉3-7肋间,置管成功后,每隔6 h利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1次脉冲式冲管,输液治疗结束后,利用1 U/ml的肝素盐水施以正压封管处理.对照组的置管长度从穿刺点开始经静脉走行到上腔静脉3-7肋间,并往下至第3肋间隙处,每隔6 h利用1 U/ml的肝素盐水进行1次脉冲式冲管,输液治疗结束后,利用10U/ml的肝素盐水施以正压封管处理.分析两组导管阻塞的发生情况,记录置管时间,比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导管堵塞率为0.0%,比对照组的23.33%低,P<0.05.两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3.33%,同对照组的6.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时,将置管长度设计为从穿刺点开始经静脉走行,到上腔静脉3-7肋间,并在置管成功后,每隔6h利用无菌生理盐水完成脉冲式冲管操作,同时在输液结束后,利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可有效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风险.

  •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IV3000贴膜在PICC置管中应用观察

    作者:高彩霞;胡晓燕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相比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由护士单独操作,具有安全、方便、舒适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反复输入强酸或强碱、低渗或高渗、发泡剂、刺激性药物以及全胃肠外营养液患者[2].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因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3].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是在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纤维素,因其具有高吸湿性、止血、抑菌、促进伤口愈合而较多用于压疮伤口及各类渗血渗液创面的治疗.

  • 新生儿体表测量PICC导管穿刺长度方法的研究

    作者:侯洁沂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新生儿通过右上肢静脉放置入PICC导管的长度的测量方法的改良以及如何提高PICC尖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我们随机采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普通新生儿外科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改良置管和传统置管组.传统组采用测量路线为穿刺点至右部胸锁关节,向下第三肋间置管;改善组为穿刺点为静脉走向胸锁关节.体重≥2500g新生儿,置管长度加3CM.在对患儿置管成功以后,根据新生儿的X线胸片进行确定导管尖端到达的位置,对两组的不同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的PICC管置入患儿的上腔静脉下1/3尺的精准率是92.39%,这个结果要比传统组的位置准确率高出15.11%,此次统计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组的测量方法,能够为新生患儿经过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长度把握的更为精准,有效提高置管到位指定位置率及使用的可靠性,降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

  • PICC置管致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防治对策

    作者:刘晓莉;白云

    目的:分析PICC置管致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行PICC置管患者100例,对其致静脉血栓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治对策预防.结果:临床结果显示,PICC置管患者致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为:导管因素、血管情况、血管部位等.结论:临床根据PICC置管致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提高穿刺成功率.

  • 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王园园

    目的:探究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6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均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将早产儿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对照组与接受预见性护理的(30例)观察组,记录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预见性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6.66%)较对照组(26.66%)低,统计两组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上效果优越,故值得应用.

  • 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探讨

    作者:张亚琼

    目的:探讨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76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39例,观察组37例.全部患儿实行PICC置管,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参照组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给予PICC置管同时再给予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提高置管率,又能降低并发症.

  •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带管维护依从性的分析

    作者:姜孝娣;吴小香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乳腺癌患者PICC带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86例乳腺癌且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带管维护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ICC带管维护总依从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ICC带管维护总依从率(79.0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患者PICC带管维护的依从性,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流程图在高龄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平;张艳;吴小同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在PICC置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将患者按照年龄是否超过60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定期入院护理,老年组(n=30)则采用护理流程图实施居家自我护理.比较两组PICC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后,老年组在皮肤护理、洗澡方法以及PICC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流程图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高龄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护理知识,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作者:熊英

    目的:探究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在PICC置管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30.0%;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72.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价值,能够减少患者置管中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率,因而值得借鉴使用.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作者:张海燕

    目的 对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云

    目的:总结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接受PDCA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到2018年10月我院46例PICC置管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PDCA护理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对比均为P<0.05.结论:将PDCA模式应用于白血病PICC置管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1305 条记录 53/66 页 « 12...50515253545556...656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