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洪伟;苏丹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8±1.2)d、结石完全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相较于常规输尿管碎石术,能更加全面的清除患者体内结石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 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杨必林;方建宁;邱志勇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风险不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皮肾镜碎石与小切口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亚梅;熊海云;曾小明;余明主;谭公祥;郑慧杰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碎石(PCNL)与小切口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因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NL术29例(PCNL组),小切口切开取石术20例(切开取石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 PCNL组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低于切开取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比100.0%,P =0.401),PCNL组手术时间低于切开取石组[(44.9±9.6)min比(58.4±9.0)min,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38.6±23.1)mL比(18.3±12.4)mL,P<0.001]及住院费用[(21 085±1719)元比(10 887±1189)元,P<0.001]高于切开取石组.但2组在住院时间,输血率及术后发热等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和小切口切开取石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清石率高,PCNL比小切口取石出血风险大,费用高,可根据患者意愿和自身条件选择.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

    作者:金武烩;吴嗣清;杨利君;陈显红;汤艳;胡华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回顾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分析总结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术后随访要点。结果4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和临床护理,术后2例发烧,1例尿脓毒血症,1例轻度血尿,均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3~30 d,平均10.1d。结论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输尿管镜碎石术中防止结石移位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庆伟

    临床实施输尿管结石手术过程中极易出现碎石移位现象,该问题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到手术后期效果.结石移位不仅会引起患者出现疼痛、治疗效果、医疗费用增加,甚至会延长住院时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先进,输尿管镜技术已普及至各个基层医院,因此,结石移位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先进结石近端移位设备不断更新,其中包括近端移位设备、装置,不断应用于临床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患者术中碎石移位状况,本文就输尿管镜碎石术中防止结石移位策略进行以下研究,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