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颈动脉梭性动脉瘤的制作
健康雄性250~300 g SD大鼠30只,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0只,阴性对照组10只.2.5%的水合氯醛腹腔麻醉,颈前正中切口,显微镜下切开皮肤、颈阔肌.显露右侧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沿颈动脉三角间隙分离打开颈动脉鞘,显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约1.5 cm.解剖显微镜测微计测量颈总动脉分叉近端1 mm处直径大小.阻断夹临时阻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3 mm处结扎剪断颈外动脉,沿颈外动脉切口向近段插入微导管,进入颈总动脉,以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腔至清亮,血管腔内注入猪胰弹性蛋白酶(E1250)至血管腔膨胀,临时关闭颈外动脉入口并留置导管,连续滴注E1250始终保留颈总动脉腔呈膨胀状态30 min.然后放松临时阻断夹使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重新恢复血流,重新测量颈总动脉直径,缝合皮肤.阴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E1250进行血管内灌注.
-
改良的猪胰弹性蛋白酶气压灌注法建立小鼠实验性腹主动脉瘤模型
目的 探讨用一种新型的猪胰弹性蛋白酶气压灌注法建立小鼠实验性腹主动脉瘤模型.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常规模型组(n=15),改良模型组(n=15),改良对照组(n=10).常规模型组使用猪胰弹性蛋白酶利用水压逆行灌注腹主动脉5 min,改良模型组使用猪胰弹性蛋白酶利用气压顺行灌注腹主动脉5 min,而改良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气压下顺行灌注5 min,14 d后,收取腹主动脉标本,测量血管直径,并行EVG染色,进行统计学及组织学评估.结果 与常规模型组相比,改良模型组的成瘤率明显增高(P<0.05),血管直径也明显增大[(1.765±0.095) vs.(1.440±0.091) mm,P<0.05],而实验鼠存活率亦明显升高(100%vs.80%).改良模型组EVG染色显示弹力纤维断裂、降解,符合动脉瘤的病理学特征.结论 通过改良设计的新型猪胰弹性蛋白酶气压灌注法高效建立了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