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试析中医理论在临床运用中存在的几点困惑
中医解剖失传,至今无完备的脏腑形态学说.脏腑究竟是六脏六腑,还是五脏六腑,男女奇恒之腑的差异,<内经>小心、命门的诠释,相火在脏器的归属,六脏在三焦的正确分配,肾不藏精,特别是六脏之一的心包络与三焦的脏腑形态等,一直是中医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清初医家程知的理论为基础,以<难经>命门学说为核心,以<内经>小心、命门理论为指归,以心包络脏为主体.阐述了心包络脏在男女的异同,各别的脏器形态,所处的位置、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经络循行、脉诊部位,以及与五脏、奇经八脉的相互关系,提出心包络不是心脏的外卫组织,而是藏精、主生殖的实质器官,将小心、女子包、相火、命门、手厥阴心包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求中医脏腑学说的进一步完善.
-
常拉耳朵好处多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脏腑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
肺胃相关性研究浅析
脏腑关系是中医脏腑学说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医学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内外相连的整体观.近年来脏腑关系的研究,其内容多为一脏或一腑,或者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也大多以互为表里的脏腑为主,像肺和胃这样并无直接表里关系的脏腑研究并不多.笔者认为肺胃脏腑看似迥异,但却密切相关,这一点值得探讨和研究.
-
中医脏腑与维医器官的对照研究
中医脏腑学说和维医器官学说,是阐明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脏腑器官和全身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论.
-
妈咪“肿”么了
大脑:"我要更多氧气,氧气!"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外周血流量增加,大脑供血量就相对减少;而由于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身体耗氧量增加,大脑供氧量必然相对不足.因此,一到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十分困倦.身体:"快帮我排排水吧,我好难受"中医脏腑学说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木克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人体就会感到疲乏、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