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酰胆碱M1受体在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化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王红;庄康;王静;孙晓玲;陈敏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M1受体在红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化模型中的表达及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健康豚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自然光照射,放在视野开阔的笼中饲养)和近视组(红色闪烁光照射,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饲养).分别于实验前和实验8周用散瞳检影验光法测量屈光度,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取豚鼠眼后极部组织,用RT-PCR法检测视网膜、巩膜和脉络膜中M1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M1受体mRNA在对照组和近视组巩膜和视网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脉络膜组织中无表达;近视组巩膜、视网膜组织M1受体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1受体在红色闪烁光诱导近视模型中的表达受抑制,与近视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 绿色闪烁光对豚鼠眼屈光发育及乙酰胆碱M1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超;孙丽媛;庄康;杨三会;陶远;李慧;庞栋;王红

    目的 研究绿色闪烁光诱导豚鼠近视眼模型中乙酰胆碱M1受体的表达,探讨M1受体在近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20日龄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绿光组用明暗交替各2s的绿色闪烁光照射,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饲养;自然光组用正常自然光照射,放在四周密闭而上方开放的纸箱中饲养;对照组用正常自然光照射,放在视野开阔的笼中饲养.分别在实验前、实验6周时用散瞳检影验光法测量眼屈光度,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组织中的M1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绿光组诱导出近视,眼轴长度均较自然光组和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光组巩膜、视网膜组织M1受体mRNA的表达均低于自然光、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绿色闪烁光诱导的豚鼠近视可能与眼视网膜组织、巩膜组织中M1受体mRNA的表达量减少有关.

  • 频闪光对发育期豚鼠近视的影响

    作者:王红;庄康;陶远;王珍红;李镜海

    目的 探讨光污染对发育期豚鼠近视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3周龄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红光组、黄光组、绿光组、白光组、自然光1组、自然光2组),每组10只,分别用红、黄、绿、白色闪烁光照射,闪烁方式为亮2 s,暗2 s,交替进行,4个有色光组光照度均为800lux,均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饲养.自然光1组用正常自然光照射,放在四周密闭而上方开放的纸箱中饲养;自然光2组用正常自然光照射,放在视野开阔的笼中饲养.分别在暴露前、暴露后6周用散瞳检影验光法测量屈光度,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结果 与自然光1组(0.75D)相比,暴露后6周红、黄、绿、白光组屈光度分别为-8.75 D、-6.56 D、-3.88 D、-4.84 D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轴延长.结论 闪烁光能促进豚鼠眼轴延长、诱发近视,且不同波长的单色闪烁光对近视形成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近视 闪烁光
  • 闪烁光频率对C57BL/6J小鼠近视诱导的影响

    作者:朱寅;俞莹;陈辉

    目的 探讨闪烁光频率对诱导C57BL/6J(B6)小鼠近视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研究.选取双眼屈光度相近的28日龄健康B6小鼠9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实验分为3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各15只小鼠分别在频率为10、5、2 Hz的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对照组15只小鼠在不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形觉剥夺组30只小鼠右眼配戴半透明塑料眼罩,在不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周时,用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测量屈光度,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 t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小鼠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实验前对照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分别为(2.627±.0.494)D、(2.597±0.626)D、(2.552±0.558)D、(2.617±0.568)D、(2.590±0.657)D;眼轴长度分别为(2.805 ±0.029)mm、(2.803±0.026)mm、(2.804-±0.029)mm、(2.806±0.026)mm、(2.804±0.025)mm.实验前,5组间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73、0.077,P>0.05).实验2周后对照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分别为(3.720±0.555)D、(-1.710±0.632)D、(-2.020±0.705)D、(-2.612±0.686)D、(-2.873±0.670)D;眼轴长度分别为(2.924±0.022)mm、(2.995±0.024)mm、(3.000±0.020)mm、(3.017±0.029)mm、(3.026±0.016)mm.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9.172、105.718,P<0.01),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分别与低频闪烁光组、形觉剥夺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频闪烁光组(2 Hz)和形觉剥夺组对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影响显著,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用各频率闪烁光均能诱导小鼠近视,但以低频2 Hz闪烁光诱导近视能力强,接近于形觉剥夺.

  • 闪烁光对C57BL/6小鼠屈光和眼轴的影响初步观察

    作者:俞莹;陈辉;朱寅

    目的 探讨闪烁光诱导小鼠实验性近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将28日龄的健康C57BL/6(B6)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闪烁光照组、形觉剥夺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养在模拟的正常光照环境中,光照时间为早8:00至晚8:00,光照度为250 lx;晚8:00至早8:00为暗室环境,光照度为0 lx.闪烁光照组使用白色LED灯闪烁光照明,时间为早8:00至晚8:00,闪烁光照频率为2 Hz,明暗周期为50%,峰值光照度为250 lx,谷值光照度约为1 lx;晚8:00至早8:00为暗室环境,光照度为0 lx;闪烁光照6周后撤去闪烁光,在与对照组同样环境中再饲养2周.形觉剥夺组使用半透明塑料眼罩遮盖右眼,饲养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光照环境中.分别在实验前以及实验后2周、4周、6周、8周使用红外偏心验光仪和动物专用的A超测定仪来测量所有小鼠右眼的屈光度及眼轴,同时观察小鼠眼部和行为学变化.组间屈光度和眼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闪烁光照组屈光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闪烁光照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眼轴与时间及屈光度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结果 闪烁光照6周后,小鼠的屈光度较对照组发生了显著的近视性改变[(-2.49±1.32)D vs(6.26±1.18)D,P<0.01],眼轴也显著增长[(3.12±0.04)mm vs(3.08±0.02)mm,P<0.01].闪烁光照组小鼠不同时间点眼轴与屈光度之间呈正相关(r2=0.677,P<0.01).实验6周末,形觉剥夺组小鼠发生的近视程度高于闪烁光照组[(-6.42±2.21)D vs(-2.49±1.32)D,P<0.05],眼轴增长也更为显著[(3.27±0.04)mm vs(3.12±0.04)mm,P<0.05],但是眼罩较易脱落,经常需补戴,并有晶状体混浊发生.结论 闪烁光刺激可以成功诱导出小鼠实验性轴性近视,但近视程度低于形觉剥夺诱导,是一种更为安全、方便的近视模型诱导方法.

  • 视网膜Egr-1与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对闪烁光诱导小鼠近视的调控

    作者:李曼;俞莹;管怀进;陈辉

    目的 探讨Egr-1在低频闪烁光(FL)诱导的小鼠近视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将28日龄健康C57BL/6J(B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FL组.闪烁光组光照频率为2 Hz,明暗周期为50%.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1h、1d、1周、2周、恢复1周(FL诱导2周后撤除FL,于正常光照下继续饲养1周),使用红外偏心验光仪和动物专用A超测定仪测量所有小鼠右眼的屈光度及眼轴.于实验后每个时间点每组各提取10只小鼠右眼的视网膜组织进行RT-PCR检测Egr-1、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金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抑制金属蛋白酶2(TIMP-2)的动态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观察Egr-1与MT1-MMP蛋白表达及定位.FL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组内均数行ANOVA分析,组间均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结果 FL光照2周后,小鼠的屈光度相比对照组发生了近视改变[(0.32±0.14)D vs.(3.42±0.31)D,t=29.08,P<0.01],眼轴也显著增长[(2.97±0.01)mm vs.(2.93±0.01)mm,t=6.914,P<0.01].FL光照1h后Egr-1 mRNA和蛋白快速下调,且随诱导时间持续低于正常,MT1-MMP mRNA和蛋白水平快速持续上调,实验1 d MMP-2 mRNA水平开始上调,趋势与MT1-MMP相同,TIMP-2 mRNA在实验1周和2周的时候明显低于正常组.恢复1周后,Egr-1和TIMP-2明显上调,而MT1-MMP和MMP-2表达下调,Egr-1与MT1-MMP呈现负相关关系(r2=0.6478,P<0.05).免疫荧光双标示Egr-1与MT1-MMP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在共表达.结论 视网膜中Egr-1可能通过调控MT1-MMP的表达来影响MMP-2的活化,进而参与闪烁光诱导的小鼠近视的发生及恢复过程.

  • 闪烁光诱导性和形觉剥夺性近视与视网膜中c-fos基因表达的关系

    作者:朱寅;陈辉;俞莹

    背景 闪烁光异于正常的光学环境,研究已证实闪烁光能诱导多种动物发生近视,但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 研究闪烁光诱导性近视小鼠眼视网膜内c-fos基因的表达.方法 选取经屈光度检查双眼屈光度相近、28日龄的健康C57BL/6J小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和形觉剥夺组.除形觉剥夺组外,其他4个组每组15只小鼠,分别在持续白色光照下及频率为10、5、2 Hz的白色闪烁光下饲养;形觉剥夺组30只小鼠右眼佩戴半透明塑料眼罩,在白色不闪烁光照下饲养.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2周测量各组小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实验2周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os蛋白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分别用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PCR法检测视网膜内c-fos基因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实验2周后各组小鼠视网膜中c-fos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0±10.368)%、(51.000±6.519)%、(46.000±6.519)%、(31.000±7.416)%、(25.000±7.071)%,各频率闪烁光诱导组及形觉剥夺组c-fos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4、4.017、6.490、7.661,均P<0.05),而低频闪烁光组与形觉剥夺组c-fos蛋白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9,P=0.226).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5个组小鼠c-fos蛋白表达的平均相对值(c-fos/GAPDH)分别为0.804±0.050、0.687±0.047、0.667±0.036、0.558±0.036和0.532±0.056,各频率闪烁光诱导组和形觉剥夺组c-fos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1、3.184、6.971、6.276,均P<0.05).逆转录PCR法检测表明,5个组小鼠视网膜中c-fos mRNA相对含量(c-fos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820±0.056、0.663±0.061、0.627±0.034、0.521±0.041及0.474±0.045,各频率闪烁光诱导组和形觉剥夺组c-fos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2、5.070、7.173、8.305,均P<0.05).结论 随闪烁光频率的增加和形觉剥夺诱导近视程度的增高,视网膜中c-fos基因的表达逐渐降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