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折刀位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超

    目的 探讨折刀位经腹会阴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折刀位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病例.结果 全组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会阴部切口液化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病例中至今无局部复发转移病例.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折刀位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是低位直肠癌,特别是对男性、骨盆狭窄及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腹腔镜与折刀位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沈长兵;黄海波;秦菊芳;喻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折刀位联合应用于Miles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实施的腹腔镜直肠癌Miles术30例,手术先采用折刀位,完成会阴部手术,再行采用平卧位,完成腹腔内手术.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3)h,术中出血量(80.1±2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2.1±7.5) h,术后住院天数(6.1±2.2) d.随访3个月至今,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腹腔镜Miles术中应用折刀位安全可行,具有优势.

  • 折刀位在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周大勇

    目的 探讨折刀位在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折刀位后路直视下肿瘤切除+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直肠系膜完整切除.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3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7~9d,平均8d,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发生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结论 采用折刀位直肠肿瘤切除联合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直肠系膜完整切除行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不仅可达到开腹根治术的目的,而且有方便、安全、并发症少、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侧卧折刀位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作者:罗中兵;张燕辉;黎笔熙;宋晓阳;季蒙;阮剑辉;夏中元

    目的 观察侧卧折刀位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difference of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 and end-tid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ET)CO2]的影响. 方法 36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C组)为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一直为仰卧位;实验组(L组)为择期行肾脏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或肾上腺囊肿切除术等患者,术中需要仰卧位变为侧卧折刀位.两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设置呼吸频率15次/min,吸呼比1∶1.5,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ETCO2)在30 mmHg~35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两组患者在PETCO2稳定(波动不超过1 mmHg)(T0)后15 min时(T1)和35 min时(T2)行动脉血气分析,期间不调整呼吸参数.L组于T1时仰卧位改为侧卧折刀位,而C组仰卧位不变.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潮气量、气道峰压、分钟通气量、PETCO2等. 结果 L组T2时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和p(a-ET)CO2分别为(28.4±2.3)、(35.7±3.3)、(7.2±3.0)mmHg,而L组T1时分别为(32.2±1.8)、(34.2±2.0)、(2.6±2.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和T2时P(a-ET)CO2分别为(2.6±2.5)、(3.1±1.5)mmHg,均低于L组T2时的P(a-ET)CO2(P<0.05). 结论 侧卧折刀位体位显著增加P(a-ET)CO2,根据PETCO2指导调整呼吸参数时,应降低其数值.

  • 腹腔镜联合折刀位直肠癌腹会阴根治术

    作者:鲍扬;江志伟;王刚;谢立飞;黄海波;刘凤涛;黎介寿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折刀位直肠癌腹会阴根治术(Miles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为38例低位直肠癌及肛管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腹会阴根治术,15例以常规截石位行腹腔镜手术(截石位组),23例先折刀位行会阴部手术,再取平卧位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折刀位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进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30 d再住院率.结果:折刀位组会阴部出血量少于截石位组,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早于截石位组,两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进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折刀位直肠癌腹会阴根治术相对传统截石位手术会阴部出血及术后渗出更少,具有一定的优势.

  • 折刀位与截石位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海锋;刘江;王刚;赵健;胡加伟;江志伟

    目的:探讨采用折刀位与截石位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先取折刀位行会阴部手术,后改平卧位行腹部手术(折刀组),53例以传统截石位行会阴部及腹部手术(截石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截石组相比,折刀组术中会阴部出血量少[(57.62±29.24)mL vs.(78.13±32.68)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短[(5.15±1.73)d vs.(5.91±1.75)d],术后住院时间短[7(6,9)d vs.8(7,12)d],术后会阴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5.08%vs.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腹部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卧床时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经口进半流质饮食时间、结肠造口排气时间、腹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截石位相比,折刀位可更好地暴露手术区域,确切止血,降低会阴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手术效果较好,可考虑优先采用.

  • 折刀位腹腔镜Miles术与截石位腹腔镜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比较

    作者:蔡鹏;刘浩;王凯;付海啸;符炜;侍阳

    目的 比较折刀位腹腔镜Miles术与截石位腹腔镜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采用腹腔镜Miles术治疗,其中101例行折刀位腹腔镜Miles术(折刀位组),111例行截石位腹腔镜Miles术(截石位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折刀位组、截石位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5.1±24.5)、(169.2±26.2) min,手术总出血量分别为(89.2±23.5)、(101.6±38.8) mL,腹部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5.7±9.6)、(34.6 ±6.5)mL,会阴部手术出血量分别为(53.5±11.2)、(67.0±16.7)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3±3.2)、(15.5±4.1)个,两组手术总出血量、会阴部手术出血量比较,P均<0.05.折刀位组、截石位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1.7±15.7)、(49.5±10.1)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68.5±10.7)、(72.6±18.6)h,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分别为(78.5±12.5)、(81.6± 17.3)h,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7.32±1.55)、(9.45±1.8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5±3.59)、(14.0 ±4.26)d,两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排尿困难、腹腔切口感染率比较,P均<0.05.随访期内折刀位组、截石位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0%、6.3%,病死率分别为2.0%、3.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折刀位腹腔镜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较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折刀位在腹腔镜Miles术中的应用

    作者:沈长兵;黄海波;秦菊芳;喻刚

    目的:探讨折刀位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于Miles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1月实施的腹腔镜直肠癌Miles术19例,手术先采用折刀位,完成会阴部手术,再行采用平卧位,完成腹腔内手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6±0.4)h,术中出血量( 86.4± 29.1)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6±8.7)h,术后住院天数(6.2±2.1)d.19例患者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无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Miles术中应用折刀位安全可行,具有优势.

  • 改良PPH术治疗Ⅱ~Ⅳ度痔临床疗效观察(附78例报告)

    作者:庞凌坤;田小林;朱小宝

    目的 探讨改良PPH术的手术技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78例Ⅱ~Ⅳ度痔患者采用改良PPH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 d,术后吻合口出血需缝合止血6例,术后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随访1个月至5年,无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改良PPH术安全有效,手术时间较传统PPH术更短,值得推广.

    关键词: 改良PPH术 折刀位
  • 折刀位在PPH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妙;赵洁萍;梁思华

    手术体位是暴露术野使手术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给患者摆放任何体位,均应该保证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受影响,避免因肢体受压而造成神经麻痹和功能障碍.折刀位的优点是:术野暴露充分,显露直肠前壁和手术操作空间的效果都优于截石位[1],而且摆置方便快捷,取材简单,不需特殊辅助工具.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折刀位 PPH术 护理
  • 后腹腔镜手术体位导致低氧血症中止手术一例

    作者:王新波;白玉玮;陈永学

    通过一例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在变换手术体位后,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发生低氧血症暂停手术,探讨侧卧位+折刀位呈"︿"型的手术体位以及后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