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线叶菊有效部位HPLC特征图谱研究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

    作者:吕邵娃;赵敏;赵爽;陈智力;匡海学;王秋红

    目的 建立10个不同批次线叶菊有效部位醋酸乙酯层的HPLC特征图谱,并测定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线叶菊有效部位的分析采用色谱柱Thermo AcclaimTM120 C18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B)-PBS(A)系统(0.1 mol/L磷酸二氢钠和2%冰醋酸1∶1混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结果 建立了线叶菊有效部位HPLC特征图谱,确立了10个共有峰.测定的5种成分异荭草素、异牡荆苷、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分别在0.018~0.108、0.066 8~0.400 8、0.088~0.528、0.118 4~0.7104、0.017 6~0.105 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7%、97.93%、98.95%、99.81%、97.33%,RSD分别为1.10%、0.93%、1.10%、0.62%、1.48%.10批药材中8个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在0.9以上,其中2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688、0.695,含量偏低,差异性较大.各采收期样品中5种成分含有量差异明显,开花率高的药材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高,提示线叶菊药材黄酮类成分的高低与采收期开花率有关.结论 该方法建立了线叶菊有效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共有特征峰,可用于线叶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