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危险因素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各类疾病死因排序中,该疾病一直位居前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常见病.在美国,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三[1],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出血(ICH)每年有5.5 ~6.0万患者[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39% ~ 50%,且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48 h之内[3].我国7城市和21省的农村神经科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脑血管疾病的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19人/10万和116人/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人/10万和142人/10万[4].脑血管病在我国农村人口的发病率低于城市人口,但是病死率却远高于城市人口,提示这一差异与疾病本身的特点和促使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脑血管危险因素)均密切相关.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关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致残率高的特点.脑梗死是全球中老年人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国内第二大死亡原因,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负担,全球主要的健康卫生问题.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因素,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糖尿病、体力活动减少、情绪应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