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穴位注射与康复训练三级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陶玉东;王东雁;周文江;景兆德;丁俊;周伟青;柴峰

    目的:探讨针灸穴位注射与康复疗法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甘肃省酒泉市中医院和酒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脑梗死后SHS患者,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与穴位注射丹参川芎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ADL、肩关节疼痛、肩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的自主活动范围(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体积差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FMA(分):70.10±6.38比41.76±18.69,VAS(分):2.00±1.37比5.00±1.25,MBI(分):75.17±3.51比51.56±2.12,水肿体积差(cm3):2.13±2.05比5.75±1.17,前屈:(153.1±6.7)°比(56.0±10.9)°,后伸:(39.6±5.8)°比(17.2±6.7)°,外展:(168.1±9.6)°比(52.1±8.9)°,内收:(52.1±3.6)°比(21.8±4.3)°,外旋:(49.8±7.6)°比(23.2±5.2)°,内旋:(107.0±8.5)°比(51.2±6.1)°,均P<0.05〕,观察组总有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52/56)比70.0%(28/40),P<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与康复训练三级治疗方案能减轻脑梗死后SHS患者的疼痛,消除水肿,有效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及ADL。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