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苯并呋喃衍生物扩冠活性研究

    作者:崔颖;王进;阚启明

    目的:对合成的苯并呋喃衍生物进行药理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Langendorff法,进行豚鼠体外灌流实验.结果:包括5个化合物有较好的扩冠活性,其中4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结论:氯原子的引入增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扩冠活性,硝基、氨基、苄基等基团的引入会影响化合物的活性.

  • 胺碘酮加电复律治疗慢性房颤53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成加

    在1990至2000年期间,我们用胺碘酮加电复律转复慢性房颤患者5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知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53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53±12.5岁.其中男30例、女23例.病因:冠心病2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0例,肺心病10例,孤立性房颤13例. 1.2 入选标准:房颤小于一年,心衰纠正,排除了病窦,左房无明显增大的患者(左房内径<50mm). 1.3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抗凝的基础上,均予胺碘酮0.2Tid一周,然后0.2Bid一周,继以0.2qd维持.对口服胺碘酮三周后,未转复的患者,予同步直流电200J复律. 1.4 结果:53例患者中,26例口服胺碘酮三周内转为窦性心律(48.9%),其中2周内为15例(28.3%).余27例经200J同步电复律成功,成功率为100%. 1.5 不良反应53例患者中有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占9.4%),窦性心动过缓4例(占7.5%)总计占16.98%,未予特殊处理. 2 讨论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超过60岁的人群中,1%发现患有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存在下列危害:①由于心房丧失收缩能力,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②心室率不规则或过快可影响左室充盈,进一步降低泵血能力.③导致血栓的可能.所以对房颤患者我们要积极干预,对于符合复律条件的患者,要尽可能转为窦性心律.对不能转为窦性心律的患者,要采取减慢心室率和预防栓塞的措施. 胺碘酮是一种苯并呋喃类衍生物,长期口服胺碘酮,能延长所有心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时间和不应期,而不影响静息膜电位[1].胺碘酮除了具有Ⅲ类作用外,还有Ⅰ类、Ⅱ类Ⅳ类特性.上述特性使胺碘酮近似于理论上的理想药物,即显示出效用依存的钠离子通道,在阻抑后能快速舒张恢复及动作电位时期的效应依存性延长.它不增加而且可能降低Q-T离散度[2].胺碘酮是一种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舒张剂.口服胺碘酮剂量,并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胺碘酮作用过程如下:①直接转为窦性.②不能转为窦性的患者,能使心室率减慢,血流动力学和症状改善.③降低心房去颤阈值.④有利于电击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电击复律对折返性心动过速特别有效,其机制由于其能将应激心肌全部除极,还可延长心肌不应期,从而恢复电均匀性[3]. 从上可见胺碘酮加电复律治疗慢性房颤,安全有效,我们这组病人成功率达100%.短期内没有发现重大不良反应,但长期口服胺碘酮时要注意其对肺和甲状腺的毒性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