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品管圈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维护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维护活动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浅静脉留置针维护"为活动主题,随即对活动前后2组患者各600例进行观察,解析浅静脉留置针不能有效使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使浅静脉留置针提高12%的结果 ? 品管圈活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维护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各层级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目的:评价各层级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10个科室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各层级护士(尤其是N0-N2层级护士)缺乏浅静脉留置针的相知识,特别是在注射位置方面.结论:应加强对N0-N2层级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她们的潜能,以提高临床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
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流程在老年病房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流程在老年病房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根据有无开展置管流程,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浅静脉留置针时做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流程.结果 观察组在浅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穿刺部位渗血渗液、静脉炎的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留管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老年病房实施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流程可改善留置效果,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循证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科学、经济、有效的护理服务的临床途径.
-
分析浅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引流的应用效果
目的 在对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要进行大量腹水引流的患者实施浅静脉留置针,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选择本院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腹水引流,实施随机平均分组,其中进行常规腹穿抽液术的组别为对照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的腹穿引流术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耐受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耐受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且研究组出现的并发症例数明显比对照组的低,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对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要进行腹水引流的患者进行浅静脉留置针,可以提升患者耐受性,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婴幼儿浅静脉留置针保留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浅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回顾10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的患儿,根据其不同的留置时间进行分析.结果:静脉选择不当、固定方法不当、封管方法不当及向患儿家属健康宣教不到位等与留置针保留时间有关.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是保证达到佳留置效果的关键.
-
老年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减轻老年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211例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大多数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方法: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首要方法,但化疗药物的毒性也对患者造成极大伤害,其中对血管和皮肤组织的损伤,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完即拔的方法,减少了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对143例化疗患者采用此方法进行化疗,防止了药物的外渗,使患者能够不因为血管穿刺难的原因中断治疗,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结果:使用此方法大大降低了外渗的机会,有效的保护了血管.结论:这样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周期化疗,不至于由于护理上的原因造成患者化疗中断,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
浅静脉留置针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期在血管中留置.套管针的使用,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减少留置套管针所致的并发症,延长留置的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
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浅易滑动且回血缓慢,皮肤组织松软,常规针头输液容易失败,加上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并存,用药种类多,病情反复发作,输液量大,浅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血管内,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2009年1月~2011年9月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给108例内科老年患者行静脉输液,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建立并保持长时间的静脉通道,保证了老年患者在治疗上药物的及时应用.现报告如下.
-
浅静脉留置针细菌污染及菌群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药疗患者,留置针感染的特征以及降低临床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40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行静脉药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拔针后其针尖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340例静脉留置针中,有12根被细菌污染繁殖(3.53%),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余328根无细菌生长(96.47%).粒细胞减少对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护理技术,操作简便,易于固定,可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药疗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及留置针管理,注意观察病人血象的监测,控制临床感染的发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方法:病种相似的两个科室合作,成立一个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作为活动主题,分析活动前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高的各种原因,然后选定要因,后采取三现原则查到五个真因,然后针对真因拟定五个对策.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从70.52%下降到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大降低了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减少患者痛苦及费用支出,同时减少了护士由于重复穿刺而浪费的时间,降低科室留置针材料消耗.
-
三种部位植入浅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抢救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3种部位植入浅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抢救时的效果,探讨新生儿输液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将9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头皮静脉组、四肢浅静脉组和腋静脉组,各30例.结果 与头皮静脉组、四肢浅静脉组相比,腋静脉留置组植入时间较短、留置时间较长(P<0.01或P<0.05),四肢浅静脉组优于头皮静脉组(P<0.01).结论 新生儿抢救时浅静脉留置针植入应优先选择腋静脉.
-
浅静脉留置针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浅静脉留置针管两种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法(43例)和常规法(39例)封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管内残留凝血块和留置天数.结果 经χ2检验,改良组封管后留置针内残留有凝血块明显少于常规组;留置天数明显大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封管方法使针内残留血块明显少于对照组,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因此,认为改良的封管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
两种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法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比较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穿刺成功率较低,而选择适合的浅静脉穿刺方法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抢救赢得时间.我科经过不断学习了很多关于留置针的穿刺技巧,总结经验,改进技术,结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管实际情况总结出沿血管壁平行穿刺送管的方法,并将此方法与现在临床常用改良后的穿刺送管方法进行了比较.
-
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改进的效果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改进,延长其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40例脑梗死患者按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加稀释肝素纳封管、单用稀释肝素钠封管,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发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浅静脉留置针采用生理盐水加稀释肝素钠封管优于稀释肝素钠封管.
-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留置部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佳留置部位。方法将135例需要输液的70~90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进行前臂静脉穿刺,对照组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一针穿刺的成功率及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为(4.45±0.75)d,高于对照组的(4.16±0.85)d,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2.136,5.010;P <0.05)。观察组的穿刺时疼痛评分、一针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2±1.99)比(3.61±1.58)分,86.4%比89.9%;t/χ2值分别为1.652,0.394;P>0.05]。结论临床老年患者输液使用前臂静脉留置针具有一定优势,可降低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宜作为首选。
-
巧用无菌注射器硬纸盒制作输液夹板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心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血管弹性差,有些患者不愿意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由于进餐、如厕等活动易导致输液针头脱出血管使液体外渗,护士反复重新穿刺,给患者精神上造成痛苦,生理上带来创伤,同时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和担忧,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这也常常是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科自制了简易的输液夹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介绍一种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
随着现代护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浅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而且也帮助长期输液者保护了静脉,符合人性化服务的要求.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娴熟而精湛的操作技术,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对输液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赢得病人的信任,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因此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下面介绍一种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
-
介绍一种BD肝素帽的应用方法
时间对于急救来说就等于生命,在临床普遍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后,为抢救节约了很多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但由于静脉留置针需要病人承担额外的材料费用,且有的病人不一定需要使用,故绝大多数病人在静脉穿刺时仍使用传统的一次性头皮针.有多年临床工作经历的护士肯定不止一次遇到以下紧急情况发生,例如输液的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在实施抢救时需要同时输入几种药物,但该病人往往只有一个静脉通道,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另找静脉穿刺常常会影响抢救进程;另一方面,临床经验不丰富的护士,在遇到此种情况时,常常导致穿刺失败而影响抢救进程.现介绍BD肝素帽的一种使用方法,可以顺利使用抢救药物,为抢救赢回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