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农业部提出严厉打击种子“套牌”侵权行为
农业部近期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要以国家级制种基地和制假售假重点地区为主战场,以玉米和水稻品种权保护为重点,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的违法行为.当前我国以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品种创新体系正在快速形成,育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但同时,套牌侵权现象也正在成为种子监管工作中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严重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育种家创新的积极性,对品种创新是很大的阻碍.
-
北京市制药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
在医药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之下,北京医药创新优势地位已经得到巩固.2006年~2007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分别为11.25亿和10.06亿元.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北京市制药企业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注特点.
-
医学科技发展与"十二五"战略思考
医学科技是民生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必须在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医学科技整体协同科学发展上取得突破.
-
谈人本理念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体系的建构
作为教学医院,不仅要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还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神圣使命.然而不少医院却有辱使命,他们视研究生教学为"副业",忽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出现说教不灵和效力疲软的状况.因此,对于教学医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和构建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1、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构筑国家中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
创新中医药管理模式加速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具体到医疗卫生行业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现代中药产业".这些无疑是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如何把握机遇,创新中医药管理模式,适应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是广大中医药管理者应当考虑的问题.
-
中医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持续创新的能力.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医药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如何建立与完善中医药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战略框架设计
创新体系通常指国家创新体系,即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1],这个概念早由英国学者弗里曼提出的,在这个体系中主要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传播新技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三方面.它的特征在于创新过程的高效化、创新范围的区域化、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和创新者的高素质化.
-
中美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对比分析
目的 为完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促进我国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在阐述了产业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中美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大学和科研院所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
中国与跨国药企关于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方面的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医药产业研发现状及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提出应从政府和本土药企两个层面出发,积极构建中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
微创医学创新主体的素质与困难
创新发展科学新体系的核心动力源泉与力量是人,而从事这一创新工作的群体,称之为创新主体;其中,创新体系思路的萌发者和原始实施者为创新体系设计者.建立微创医学体系是一个科学创新的过程,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创新主体,而创新主体的素质是其中的关键.微创医学体系创新主体的素质基础(表1)将决定着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能否克服各种困难,终获得成功.
-
我国中药产业现状与中药创新体系构建策略
以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为基础,讨论、分析我国中药产业的现状,并且为构建我国中药产业创新体系提出策略.我国中药产业创新体系还存在资源不足、主体不明、目标不确切、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培养不受重视等问题,必须实施策略加紧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尽早建立起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在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和创新机构等方面继续努力.
-
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发展构想
目的 在总结"十一五"以来疗养康复医学学科的新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十二五"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发展构想.方法 领会国家和军队关于医学学科发展的顶层决策,遵循国家和军队各种"科技计划"和"支撑项目"的引领方向,结合我军疗养康复医学发展的实际,提出学科发展构想.结果 "十二五"期间,疗养康复医学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建立创新体系、抓好人才工程、选准发展方向三方面切实打牢发展基础.结论 只要我们以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就一定能在"十二五"期间大幅度提高疗养康复医学学科水平.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为了构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优个性"要求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实施"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教学体系,吉首大学医学院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基础医学三大板块实验教学课程为主线,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室开放的內涵建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改革尝试,并逐步实践.
-
创新发展微创医学新体系
1 创新体系的内容1.1 微创医学体系微创,为"尽可能小的、少的损伤",从哲学意义上讲,在技术上其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一个相对概念,有前提、具有暂时性,并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程度;然而在理念上,努力创造条件、不断追求"尽可能小"的损伤则是永恒的.微创医学体系,属于临床综合医学;学问性质是以微创理念和微创人文思想为指导、"以病人为主体"、以微创技术为核心手段、以相对独立器官(微观)和人与医学(宏观)为对象、以完全外科、内科和各种传统医学为基础,辅以人文、心理学以及所有对患者有益的手段和方法,"善待人体、关切人心",实现治病、调心及人文关怀.
-
浅析医学院校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
我国的医学院校众多,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完善和提高,作为当代的医学院校更是要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完善自身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医学院校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管理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若改变这种因素必须由政府宏观调控,各级医学院校在其自身的内部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大学科技活动的效益,促进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
试论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体系
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医院面临着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医院的筹资机制和经费补偿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医院改革的实践,强烈地呼唤着创建与新的形势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方法体系.院科两级核算是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开展服务量单位绩效评价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是医院经济管理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
实施创新战略推动部队医院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部队医院的传统管理体制、方式势必会带来严重的挑战[1-3],如何建立创新体系直接关系到部队医院在新的形势下能否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部队医院要把创新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以医疗市场和部队需求为导向,通过实施创新战略,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下面就此问题谈谈笔者的点滴见解,供同仁们参考.
-
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研究型医院是以医学知识、医疗技术为基础,坚持临床与科研教学并举,不断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社会卫生事业,以及人类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型的一流现代化医院.构建符合其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是保证研究型医院自主创新、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内涵要素持续提高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