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后心律失常分析

    作者:吴宁;张晓梅;徐春芳;张赤;郑奕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0.3%~8%,既往主要靠外科手术根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已经被公认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预后好的治疗方式[1-2].笔者观察并总结了近2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 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6例报告)

    作者:张纪蔚;黄晓钟;梁卫;杨志晖

    目的:评价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于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溶栓.测量健、患肢周径差,以治疗前、后周径差的减小判断肢体肿胀减轻程度;再通过静脉造影,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度指标评价疗效.结果:16例病人溶栓前健、患肢大腿平均周径差为(6.94±3.54)cm,小腿为(5.69±2.46)cm,溶栓后健、患肢大腿平均周径差为(1.5±1.95)cm,小腿为(0.90±1.10)cm.溶栓前、后,大小腿健、患肢周径差值皆有显著差异(P<.01).静脉造影复查显示,深静脉连续通畅2例,节段性通畅13例,溶栓前、后无改变者1例.全组病人溶栓前静脉通畅度评分平均为9.07±2.12,溶栓后评分平均为6.00±2.29,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度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静脉通畅改善度为(31.86±21.6)%.结论: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