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方式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作者:陈笑;卢月彩;许艳萍

    目的:探讨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方式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987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62例和试验组50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方式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基于"奶酪原理"对护理查对制度的再认识

    作者:杜淑英;黑蕴红;张秋红

    为提高护士对护理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和保障护理安全,运用"奶酪原理"对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力的2个案例进行分析.认为疏于严格查对是导致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的根源,应当把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培养和提升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力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着力做好.

  • 奶酪原理联合思维导图在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贾晓娜;陈文秀;仇海燕;武曌

    目的 探讨奶酪原理联合思维导图在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奶酪原理对30例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进行剖析,并梳理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流程,设计出思维导图,进行理论培训和情景模拟实践.应用前后分别对100名护士进行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项目考核,同时比较应用前后护士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操作规范率及药物外渗率.结果 应用奶酪原理联合思维导图后护士理论知识得分(93.98±2.67)分、操作考核得分(94.60±3.02)分,操作规范率为91.25%,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1);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P<0.05).结论 应用奶酪原理联合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护士对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知识的掌握度和规范操作率,从而提高血管活性药物用药安全性.

  • 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方式对急诊静脉输液的效果分析

    作者:管瑞莲;傅冬梅;赖淑芬

    目的 探讨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方式在急诊静脉输液的效果.方法 基于“奶酪原理”查对要求“三查七对”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家属参与度,选取我院急诊静脉输液患者6 2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 150)和对照组(n=3 100).两组均采用“三查七对”查对护理方式,试验组增加患者家属对患者基本信息与用药确认,比较两组输液操作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平均输液操作时间为(5.62±1.23) min,对照组(5.59±1.34)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奶酪原理”查对护理可有效保障急诊输液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研究与应用.

  • 基于奶酪原理的误输过期药事件的思考

    作者:王全虹;杜淑英

    运用奶酪原理对“误输过期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疏于管理、未认真查对和侥幸心理是医疗安全的大忌;恪守规章制度是减少失误和差错、促进医疗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