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道内超声模型在预测肺外周病变恶性概率中的探索性应用

    作者:任红岩;陈正贤;黎秀玉;何碧芳;黄禹

    目的 ①分析周围型肺癌的气道内超声图像特点;②筛选出周围型肺癌的气道内超声诊断指标,建立肺外周病变恶性概率估算模型,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10月30日,150例患者入选试验.分析135例气道内超声检查清晰显示病灶图象,明确患者病变病理结果,记录、分析超声图像内部结构特征,观察特征包括:①病灶外形;②病灶边缘连续与否;③病灶边界清晰与否;④病灶内部回声强弱;⑤病变内部回声同质或异质;⑥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⑦同心圆有无;⑧病灶内血管影;⑨病灶内不规则无回声区.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灶外形、病灶边界清晰与否、病变内部回声同质或异质、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同心圆有无、病灶内不规则无回声区6种特征在周围型肺癌良恶性鉴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经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5个超声特征纳入回归方程,恶性概率预测模型P=1/[l+e-(1.272+1.271病灶彤状+1.452边界+1.645异质回声1687支气管充气征+1.899无回声区)]其中,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同声异质、支气管充气征、不规则无回声区存在者记为1,否则为0;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正确度为86.3%.结论 ①气道内超声在肺周围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无刨、价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②多变量联合应用,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能提高肺周围型病灶的恶性概率辨别的准确性.

  • 医用钳式瓿头折断器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陈振业;黄小珊;梁祥胜;朱木佳

    在医务人员折断安瓿抽吸药液的操作中,导致瓿头碎裂意外受伤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钳式瓿头贩折断器,经简易模型2000余次折瓿应用,无一例意外受伤,现介绍如下.

  • 气道内超声与临床特征结合在肺外周病变良恶性概率中的诊断探讨

    作者:任红岩;金明月;黄禹;陈正贤

    目的:由患者肺外周病变的气道内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建立恶性概率估算模型,并探讨该模型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1日-2015年1月30日共150例肺外周病变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35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采集其气道内超声图像,分析、记录超声图像内部结构特征。结果经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终2个临床因素及5个超声特征纳入恶性概率估算模型, P = l/[l +e-(-2.986+1.993吸烟史+2.293CEA +1.552边界+l.616异质-2.011支气管充气影+1.748无回声)];绘制 ROC 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95%CI:0.883-0.969),以 P ≥0.62为诊断界值,得出此方程的灵敏度为69/77=89.6%,特异度为42/58=72.4%,准确率为82.2%。结论①气道内超声对肺外周病变具有较高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②建立肺外周病变恶性概率估算模型,超声图像与临床特征相结合,更能提高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 应用 PBI 简易模型测算不同临床类型的肝脏病变

    作者:周德玫;梁柱石;莫穆隆;周甦;程璐宁;钟大明

    目的:探索不同临床类型肝脏病变的PBI模型分值状态。方法应用PBI模型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24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3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4例、慢性肝炎患者52例、急性肝炎(自限性)患者51例、非肝脏病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测算。显示各临床类型肝脏病变的PBI评分均值情况,用Student‐Newman‐Keuls 法比较各组之间的PBI评分均值;用U检验比较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不同临床转归的PBI分值变化情况;比较住院期内死亡患者在住院初期和临死前的PBI与M ELD评分情况。结果重型肝炎肝衰竭组的PBI评分均值低(13.34±14.03),与其他任何一个类型比较差异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初期,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好转存活组与恶化死亡组的PBI评分均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在住院期内死亡的患者中,住院初期的PBI值在1~27分范围,其中62.50%患者的PBI≤7分,用M ELD评分则在9~51分范围,其中56.25%患者的M ELD≥34分,在患者临死前,PBI值在0~15分范围,其中90.63%患者的PBI≤7分,用M ELD评分则在7~60分范围,其中81.25%患者的M ELD≥34分,临死前的PBI分值相对集中。结论 PBI简易预测模型显示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呈低分值特征,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恶化死亡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PBI简易模型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德玫;梁柱石;莫穆隆;周甦;程璐宁;钟大明;黄献球

    目的:探讨PBI简易模型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13例ACLF患者按治疗后临床转归分为好转存活组103例及恶化死亡组110例,于患者入院时至出院前应用PBI简易模型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种评估方法评分差异及变化曲线,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PBI与MELD对ACLF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入院时,好转存活组 PBI 评分为(14.99±11.28)分,明显高于与恶化死亡组的(7.98±7.45)分(P<0.01),MELD评分为(25.69±5.69)分,明显低于恶化死亡组的(31.13±7.42)分(P<0.01)。存活组入院时的PBI评分明显低于出院前(P <0.05),死亡组入院时 PBI评分高于出院前(P<0.05),好转存活组入院时的MELD评分高于出院前(P<0.05),恶化死亡组入院时的MELD评分低于出院前(P<0.05)。两组患者的统计曲线变化趋势均呈完全反向状态。在住院初期,PBI模型及MELD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71。结论 PBI简易模型评分评估ACLF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