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FⅩ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1].本文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以分析D-二聚体在脑硬死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
脑梗死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蛋白C和蛋白S活性的测定
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是目前已知的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1],80%的APCR是因子V(FV)基因点突变(即Leiden突变)引起的遗传性APCR ,另一部分APCR则是由各种获得性原因导致的无FV基因突变的获得性APCR.APCR与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目前仍有争论.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是机体PC抗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量或质的缺陷(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都将导致机体抗凝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2].本研究通过检测34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APCR阳性率及血浆PC、PS活性,探讨APCR与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以及PC、PS活性的变化在动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
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
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副作用及不同治疗时间窗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国产降纤酶药首剂2U后1U隔日1次,共用5U,静脉点滴,并与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静脉点滴7~14d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24h内用药组疗效显著高于24h后用药组,实验室检查治疗组纤维蛋白酶原(Fg)明显降低(P<0.05)。结论: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宜早期用药。
-
赛莱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病人,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赛莱乐静滴,1次/d,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1次/d,14d为一个疗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结果赛莱乐组总有效率96.7%,显效率66.7%;复方丹参注射液总有效率90%,显效率40%.结论赛莱乐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
脑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和护理对策
分析了脑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的几种情况及其特点.阐述了对急性期和恢复期病人采取的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表明,护理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结合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予以综合考虑.
-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64例疗效观察
脑硬死为多发性、常见性脑血管疾病,尤其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死亡率较高.我科2004~2006年采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64例,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