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免疫组化组合标记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鉴别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曾学芹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组合(p53、PR和PTEN)对鉴别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观察本院病理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7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按WHO子宫内膜癌分类分组,子宫内膜样腺癌56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7例。采用p53、PR和PTEN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R均阳性表达、p53和PTEN表达缺失,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结论p53和PTEN表达缺失而PR阳性表达,倾向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而p53过表达、PR和PTEN表达缺失则倾向诊断子宫浆液性腺癌。

  •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54例回顾分析

    作者:朱瑾;孙红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特征、手术的范围及术后的治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进行相关的分析;统计分析手术范围、手术治疗、化疗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占总数的85%,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8.91%.术前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为48%.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为76.92%.广泛性的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瘤体减灭术以及术后放疔、化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无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发现时往往病程已较晚,并有子宫外转移,而与子宫肌层的浸润深度无关.分段诊刮结合彩色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术中准确分期并施以适当范围的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对预后及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邓玉;耿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关系,并分析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70.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10%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15%(均P<0.05).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IMP3与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章杰捷;吕卫国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患者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HER-2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结果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患者1 1例,占21.57%.与HER-2阴性表达患者相比,HER-2阳性表达患者年龄较大,混合型病理组织发生率较高(均P<0.05).HER-2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18.43% vs 61.98%,P<0.05).结论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的患者年龄较大,且预后较差.

  • P16与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魏丽;刘鹏;刘萌萌;刘若慧

    目的 探讨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与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和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灶性、片状(弱-中等强度)表达:6例于宫内膜样腺癌癌细胞胞核和胞浆,而在18例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弥漫强表达表达,2例呈中等强度阳性,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1,P <0.01).P53局灶状(弱~中等强度)表达:7例在宫内膜样腺癌的癌细胞胞核,在18例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弥漫强表达,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4,P<0.01).P16与P53呈强正相关(rs =0.687,P=0.001).结论 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强于子宫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与P53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P16与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中呈强的正相关,在其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刘红

    目的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占子宫内膜癌的10%,但却占子宫内膜癌死亡的15%~20%,目前对它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其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