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Ⅲ~Ⅳ级胶质瘤术后残留采用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鸿

    目的:对应用调强放疗与替莫唑胺胶囊联合方式对术后出现病灶残留的Ⅲ~Ⅳ级胶质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术后出现病灶残留的Ⅲ~Ⅳ级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采用单纯调强放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调强放疗与替莫唑胺胶囊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Ⅲ~Ⅳ级胶质瘤术后残留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调强放疗与替莫唑胺胶囊联合方式对术后出现病灶残留的Ⅲ~Ⅳ级胶质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替莫唑胺胶囊的溶出曲线和稳定性比较

    作者:李勇;陈勇;杜斌;郑双双

    比较替莫唑胺国产胶囊与原研胶囊的溶出曲线和稳定性。在4种溶出介质中考察溶出曲线相似性,装置采用转篮法,转速100 r/min。替莫唑胺国产胶囊与原研胶囊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相似。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国产胶囊在高温(60℃)和高湿(相对湿度92.5%)条件下不稳定,有关物质量增加,而原研胶囊的稳定性良好。

  •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联合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海峰;耿晓增;尤永平;程刚;陈海峰;傅震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胶囊联合外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06 年1月收治的5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恶性胶质瘤的病人,按照完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3组:替莫唑胺胶囊联合外放射治疗组21例、125I 或131I内放疗组15例和单纯替莫唑胺胶囊化疗组19例.观察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6.33±3.36)周,对照组分别为(44.83±4.55)周和(41.5±3.95)周( P<0.05).实验组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59.27±3.19)周,对照组分别为(50.19±4.80)周和(47.65±3.97)周(P<0.05).实验组仅有1个病人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经减量处理后好转.结论 术后替莫唑胺胶囊联合外放射治疗胶质瘤的效果要好于单纯内放疗或化疗,病人对联合治疗有较好的耐受性.

  • 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

    作者:李庆岗;刘锐;张剑宁

    目的 研究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贝伐珠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药替莫唑胺胶囊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8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病例资料,术后均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方案治疗,第1天至第5天口服替莫唑胺胶囊150~200 mg/m2,28 d为1个周期;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5 mg/kg,滴注时间60~90 min,每14天1次,按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近期客观疗效,治疗前、治疗后出现病情进展之前进行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药物毒性评价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至少2周期的化疗治疗,总共完成治疗周期134个,平均4.8个.28例患者中获完全缓解2例(7.14%),部分缓解9例(32.14%),病情稳定12例(42.86%),病情进展5例(17.86%),缓解率为39.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7个月(95%CI=3.8~6.7),中位总生存期7.2个月(95%CI=4.6~7.7).治疗后KPS评分及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19例(67.86%)和胃肠道反应12例(42.86%),多为Ⅰ级(23.40%)和Ⅱ级(14.72%),Ⅲ级较少(2.30%),无Ⅳ级.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优选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