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阑尾黏膜防御素5 mRNA的表达及意义

陈俊;李文阔;钟彦文;郭渝明

摘要: 阑尾参与了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过程,而且还可能通过分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参与了炎症防御[1],但对阑尾黏膜是否分泌诸如人防御素5(human defensin 5, HD-5)一类的天然免疫物质以参与抗炎过程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就此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报道如下.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术前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宋春峰;刘满想;倪传斗;杨明军;邢鹏;张巍

    目的 探究术前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9例患者中,良性结节组7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213例.PTC患者术前的血清TSH水平高于良性结节患者[(2.32±1.65)mU/L比(1.76±1.20)mU/L,P<0.001],并随TSH水平上升,PTC的患病风险增加.术前TSH水平与PTC肿瘤直径、病灶数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SH水平是PT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15,95%CI为(1.171,1.477),P<0.001].TSH诊断PTC的佳临界值为1.575mU/L,此时灵敏度为62.0%,特异度为53.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02 (P<0.001).结论 术前TSH水平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随TSH水平的上升PTC的患病风险增加.

  •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周玲;刘展;杜旭东;陶岚;马晓琳;朱彩蓉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炎症介质、免疫指标和临床短期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组,FTS组采用FTS模式围手术期管理+腹腔镜手术,传统组采用传统方式围手术期管理+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1d、术后第1、3及7天时的炎症介质如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细胞免疫指标如CD4、CD8和CD4/CD8以及2组患者的临床短期康复指标.结果 ①终完成研究者有84例,FTS组43例,传统组41例,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②2组间各时间点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FTS组和传统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CRP和IL-6水平变化趋势一致,术后第1天较术前1d明显升高(P<0.001),至术后第7天则明显下降.③2组间各时间点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CD4在术后第1天时2组均明显下降(P<0.050),术后第3天开始升高,术后第7天接近术前水平,但传统组升高幅度较小;CD8水平2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变化不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CD4/CD8比值2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变化不大,仅FTS组术后第1天较术前ld明显降低(P<0.001),术后第3天开始则明显升高并接近术前ld的水平.④FT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P<0.001);FTS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0).结论 与传统围手术期管理+腹腔镜手术比较,FTS+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介质及免疫指标影响不明显,并且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及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 甲状腺肺转移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张立阳;李小毅;刘跃武;高维生

    目的 分析并总结甲状腺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2016年期间收治的15例甲状腺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男5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1∶2.年龄36 ~ 79岁,平均59岁.4例患者以甲状腺转移癌为首发症状,其余11例从确诊原发肿瘤到发现甲状腺转移癌时间间隔为0~21个月,平均为4个月,其中有8例为同时发现原发灶与转移灶.15例患者中12例经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有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5例接受化疗或放化疗,7例放弃治疗.随访截至2016年8月31日,有5例患者仍生存,其余均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 甲状腺肺转移癌少见,临床上需与原发性甲状腺癌相鉴别,细针穿刺活检可以有效诊断;甲状腺肺转移癌预后较差,不推荐手术治疗.

  • 亚甲蓝+牛磺胆酸钠联合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作者:吉九威;赵海平;胡文秀;杨丽敏;王飞

    目的 研究亚甲蓝+牛磺胆酸钠联合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采用拆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牛磺胆酸钠组(ST组)及亚甲蓝+牛磺胆酸钠组(MBST组),分别经胰胆管逆行注射0.9%生理盐水、牛磺胆酸钠+DAPI荧光剂及亚甲蓝+牛磺胆酸钠+DAPI荧光剂的混合液,分别从穿刺成功率、胰腺组织坏死程度、胰腺病变范围及胆肠漏发生率4个方面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穿刺成功率在MBST组明显高于ST组(P=0.003)和C组(P=0.006),ST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②在MBST组和ST组的胰腺坏死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重(p<0.050);在12、24和48h3个时间点时MBST组胰腺坏死程度均较ST组严重(P<0.050).③MBST组的胰腺病变范围评分明显高于ST组(P=0.003).④MBST组的胆肠漏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08)和ST组(P=0.004).结论 亚甲蓝+牛磺胆酸钠联合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制备SAP大鼠模型可以提高胰胆管穿刺成功率、加重胰腺组织的坏死程度、扩大胰腺组织的病变范围、降低胆肠漏率,可为SAP基础研究提供较为稳定的动物模型.

  • 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降黄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顾越雷;杨孙虎;樊强;张龙龙

    目的 探索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降黄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降黄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梗阻部位和术前白蛋白水平是患者术后l周降黄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肝门部梗阻及低白蛋白水平的患者术后l周的降黄疗效欠佳;梗阻部位、术前白蛋白及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1个月的降黄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肝门部梗阻、术前低白蛋白水平及术前高总胆红素水平的患者术后1个月的降黄疗效欠佳.结论 梗阻部位、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降黄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附42例报道)

    作者:陶杰;杜智琳;张东;白纪刚;耿智敏;石磊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胆道病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镜检查术治疗的42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碎石取石术.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手术.穿刺右侧肝内胆管10例、左侧肝内胆管25例及双侧肝内胆管7例.31例患者通过二期胆道镜探查取净结石,其中1次取净结石者4例、2次取净结石者6例、3次及以上取净结石者21例;11例有结石残留.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出现胆管出血4例、胆管炎8例及胸部并发症2例,术后引流管脱落2例;二期胆道镜取石后出现胆管炎3例,引流管脱落3例.术后随访(18.6±7.8)个月,31例取净结石患者中10例(32.2%)结石复发;11例结石残留患者中9例获得随访,病情基本稳定.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一期窦道扩张引流后二期胆道镜多次取石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对传统手术有效补充.

  • 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肝断面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李强;李伟男;杨刚;唐涛;徐建;李敬东

    目的 分析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后肝断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肝断面感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引流量情况,并分析引起肝断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5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肝断面感染13例,感染率为28.89%;13例感染患者分离出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革兰阴性菌15株;术后肝断面发生胆汁漏16例,断面积液、积脓5例;平均引流量约200 mL;术中放置双套管10例;术后B超或CT介入下重置引流管23例,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8d,引起全身感染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多次胆道手术史、合并肝硬变、术中放置双套管、手术时间及术后胆汁漏与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肝断面感染有关(P<0.0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多次胆道手术史及术后胆汁漏是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发生肝断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0),而术中放置双套管是其保护因素(P<0.050).结论 对于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患者,可针对其术后肝断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术前管理和术中精细操作进行预防,若术后发生了肝断面感染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策略.

  • microRNA-196b、microRNA-217与TGFβR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苗春木;龚建平;熊彬;游科;邓开

    目的 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微小RNA (microRNA,miR)-196b、miR-217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receptor 1,TGFβR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术的30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包括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196b和miR-217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iR-196b和TGFβR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而miR-217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01).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miR-196b的表达水平与TGFβR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03,P<0.001),而miR-217的表达水平与TGFβR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39,P<0.001).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TGFβR1蛋白的表达可能同时受miR-196b和miR-217的双向调控,这种双向调控机制可能是制约胰腺导管腺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也可能是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潜在靶点.

  • 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江晶晶;王建华;丁文波;徐书杭;武心萍;李明宏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40例可疑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FNAC检查以及BRAFV600E基因检测.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FNAC检查和BRAFV600E基因检测单独及联用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淋巴结FNAC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3.6%(84/132),特异度为100% (8/8),准确率为65.7% (92/140),阳性预测值为100% (84/84),阴性预测值为14.3%(8/56).BRAFV600E基因检测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8% (112/132),特异度为l00% (8/8),准确率为85.7% (120/140),阳性预测值为100%(112/112),阴性预测值为28.5% (8/28).FNAC检查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9%(120/132),特异度为100% (8/8),准确率为91.4% (128/140),阳性预测值为100% (120/120),阴性预测值为40.0%(8/20).FNAC检查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0.955)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FNAC检查(0.818)和BRAFV600E基因检测(0.924).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FNAC检查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提高了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叶州;王默进;白丽芬;张鹏;庄瀚翔;庄文

    目的 探讨影响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247例原发性T1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肿瘤大小(大直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脉管浸润、神经浸润及癌结节.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47例原发性T1期直肠癌患者中21 (8.5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高分化T1期直肠癌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影响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癌结节与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0);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伴有癌结节是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9.75、P=0.006,OR=5.98、P=0.042,OR=8.33、P=0.017,OR=10.87、P=0.026).结论 肿瘤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伴有癌结节是T1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