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分析与护理1例报告

赵玲丽

摘要: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3岁,汉族。因尿中泡沫增加伴颜面部水肿3个月,发现血肌酐升高4 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8次/min,血压177/105 mm Hg (1 mm Hg=0.133 kPa),呼吸:18次/min,慢性病面容,颜面部轻度浮肿,贫血貌,神清语明,双侧胸廓对称,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8次/min,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0.77,淋巴细胞百分比(LY%)0.18,淋巴细胞绝对值(LY#)0.77×109/L,红细胞(RBC)1.74×1012/L,血红蛋白(Hb)52 g/L,红细胞比容(HCT)0.154 L/L,血小板(PLT)89×109/L,血小板比容(PCT)0.10%;生化:尿素氮47.55 mmol/L,肌酐1179μmol/L,葡萄糖7.77 mmol/L,钙1.70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6.20 mmol/L;无机磷2.26 mmol/L;尿液常规检查:尿潜血(BLD)3+,尿蛋白(PRO)2+,红细胞计数(RBC)144.00/μl,红细胞(RBC)25.9/HPF,小圆上皮细胞(SRC)3.1/μl;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7 mmol/L,载脂蛋白B 0.58 g/L;风湿三项和免疫五项:补体C30.82 g/L;蛋白电泳:总蛋白54.8 g/L;24 h尿量0.70 L/24 h,24 h尿微量白蛋白1155.00 mg/24 h;24 h尿蛋白1.79 g/24 h;尿微量蛋白五项:24 h尿α1微球蛋白52.29 mg/24 h,24h尿IgG166.60mg/24h,24h尿β2微球蛋白39.20mg/24h,24h尿LAM轻链38.85 mg/24 h,24 h尿KAP轻链70.70 mg/24 h;甲功五项测定:促甲状腺素(TSH)5.190μIU/ml;甲状旁腺激素(PTH)588.1 pg/ml;乙型肝炎两对半测定:乙肝表面抗体(发光法)>1000.00 mIU/ml,乙肝e抗体(发光法)0.190 S/CO,乙肝表面抗体(发光法)6.070 S/CO;肝功:胆碱酯酶4014 U/L,总蛋白58.2 g/L,白蛋白35.5 g/L。凝血常规、外科综合、空腹血糖、ANA系列、ANCA筛查及确定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超声:双肾萎缩,实质弥漫性改变,呈肾功能减退声像。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左室增大、二尖瓣轻-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胸片、心电、消化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如上,给予低盐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改善肾脏循环、血液净化升血、降压、纠正酸碱失衡、支持、对症治疗,并行动静脉内瘘术,为长期血液透析建立静脉通路,目前病情平稳,内瘘手术成功,患者要求出院。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风湿性瓣膜病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处理

    作者:徐骏;林建雄;张克强;范丽娟;郭敏

    目的 探讨风湿性瓣膜病继发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处理方法及.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0月7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有TR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TR,其中二尖瓣病变合并有TR4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膜病变合并有TR18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有TR9例.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6例,中度34例,重度16例.行De Vega47例,Key26例,人工瓣环成形术3例.随访1年~10年,术后仍有中度TR2例.轻度3例.结论 风湿性瓣膜病大多合并有TR,瓣膜置换术中对于TR探查、处理十分重要,应根据TR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右心功能,提高瓣膜置换术远期疗效.

  •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3例临床研究

    作者:冯清洲;何清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肝炎病原学类型的关联性,测定再障病人T细胞亚群,并初步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63例再障中急性再障为40例,其中甲肝为20例,乙肝为20例,慢性再障为23例,均为乙肝患者,未发现丙肝,且急性再障中32例为急黄肝或亚重肝患者.测定T细胞亚群提示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5),CD8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5).经治疗23例慢性再障均好转,40例急性再障中死亡32例,好转8例.结论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肝炎病原学类型有内在的关联性,其发病机理似乎系干细胞缺陷而非细胞免疫介导,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急性再障疗效差.

  • 213例额叶脑挫裂伤临床分析

    作者:邱建东;游恒星;陈氡;练晓文

    目的 总结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13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3例患者中,54例急诊手术;早期非手术观察治疗患者中,9例GCS 3~8分患者4例后期转手术治疗,59例GCS 9~12分患者40例后期转手术治疗,91例GCS 12~15分患者31例后期转手术治疗.23例死亡.结论 对于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进行合理的治疗,有手术指征时立即手术,方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脑挫裂伤 额叶 治疗
  • 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葛建国

    目的 观察凯时(lipo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均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进行试验.治疗组加用凯时注射液治疗,疗程28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24h尿白蛋白总量、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有无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及24h尿白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肌酐降低,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凯时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白蛋白总量及肾功能等指标,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 大黄、芒硝治疗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09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双;李维茹;黄晓东

    目的 观察大黄、芒硝外敷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与治疗组(109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75%酒精消毒切口换药治疗,治疗组予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切口愈合,观察两组的腹部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短3天,长7天,平均(6±3.2)天,而对照组为7~12天,平均(13±7.5)天,治疗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外敷大黄、芒硝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 脂肪液化 中药
  • 醒脑静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作者:钟锐生;宋春光;黄东亮

    目的 探索醒脑静处方制成滴丸的工艺路线及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滴丸成型工艺研究、释放度测定;筛选出较优的制剂工艺、滴丸辅料;并对滴丸之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通过β糊精包合技术的使用,使得醒脑静处方各易挥发性成分制成包合物,组份与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3:7)制成稳定的滴丸;物料与基质比例为1:1.8,滴丸成型率、硬度、溶散指标均满足要求.结论 本工艺简明可行,药物有效成分释放迅速,适于开发醒脑静滴丸剂型.

  • 微创腋下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探讨

    作者:韦华;邓劲松;张日英;李波

    目的 探讨微创腋下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14例施行腋下小切口手术病人,插管全麻,中小剂量芬太尼镇痛,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辅以低浓度的异氟醚吸入、分次静注异丙酚等方法维持麻醉.结果 全组病人均顺利出院,术后再次开胸止血3例,肺不张8例,与同期常规正中开胸组相比,呼吸支持时间、术后胸液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术中加强肺保护、减少肺损伤、注意循环功能维护是微创腋下切口心内直视手术麻醉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

  •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病毒动态的干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马静;隋景玉;白宝敏;杨孜;符丽华

    目的 临床观察拉米夫定干预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病毒动态及安全性.方法 对拉米夫定治疗中发现早孕而继续服药的18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及发现早孕而停止服药的22例乙型肝炎孕妇,分别观察其病毒动态、妊娠并发症、婴幼儿HBV感染率及发育异常发生率.结果 18例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中16例HBV-DNA阴性,18例孕妇所产婴儿HBV感染率为零,妊娠并发症为零,尚未发现婴幼儿发育异常情况.而停止服药的22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中,19例HBV-DNA阳性.其婴儿HBV感染率41.9%,有17例发生妊娠并发症.结论 拉米夫定可有效降低孕妇HBV-DNA水平,有助于阻断母婴传播,也有助于降低乙型肝炎妊娠并发症.

  •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30例

    作者:李志新;姚良权;聂陆安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双水平(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及症状休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6例患者PaO2、SaO2、pH升高,R、HR、PaCO2、HCO3下降,患者症状改善.4例病人治疗无效改为有创通气.结论 无创通气对人部分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有效,但需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必要时及时改用有创通气.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刘福松;刘尚;刘丹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外科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103例病人,分析评价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左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手术死亡率5%,吻合口瘘的发生率5.6%.结论 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进行综合评价,把握好手术适应症,进行一期切除肿瘤,肠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中国实用医药

国家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